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第三次工業革命?
有人認為信息時代是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和通信技術也是“力量放大器”,對服務業產生的作用與當年自動化對制造業的貢獻相同。信息技術放大的不是人類的體力,而是腦力;同樣可以推動現有行業的生產力成果發展,并產生新的成果。憑借此類技術,我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完成已有工作,節省出時間從事新的工作。 然而,正如前兩次工業革命發生時,技術的影響力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方能顯現,此次數字計算發明本身的力量仍然單薄。第一臺商業主機替代了某些公司和政府的精算與統計工作,第一批IBM個人電腦取代了某些文秘職能,但兩者都未能改變世界。 只有當電腦與網絡并最終與網中之網的互聯網相結合,它們才真正地開始改變我們的文化。即便這樣,計算機的終極經濟影響并未主要體現在經由軟件改變的服務業中(雖然這樣的實例不勝枚舉),而是體現在前兩次工業革命大顯神威的相同領域內:產品制造。 總之,自信息時代在1950年左右露出了一絲曙光,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個人電腦發展期,又走到了90年代的網絡時代,這毫無疑問可以稱之為一次革命。但直到目前它在制造業開始顯示威力之前,都不能被看作真正的工業革命。因此,不妨將新工業革命看作數字制造和個人制造的合體:“創客運動”的工業化。 產品制造的數字化變革絕不僅僅是優化現有的制造業,而且是將制造延伸至范圍更廣的生產人群當中—既有現存的制造商又有正在成為創業者的普通民眾。 聽起來很熟悉吧?這正是互聯網曾經歷過的。互聯網先是被技術和媒體公司把持,用以優化自身的工作。之后,軟、硬件的進步使得互聯網能夠為普通民眾所用(這就是所謂的“大眾化”),然后這些普通使用者向互聯網注入他們自己的想法、專業知識和能量。目前,互聯網的建設主體是業余愛好者、半專業人士以及并不供職于大型技術或媒體公司的人群。 我們一直在談論“無重經濟”,即無形信息、服務和知識產權的貿易,而非實體產品貿易(無重經濟包含了一切掉在腳面上卻不會造成傷害的東西)。然而,無論比特經濟規模如何龐大,信息貿易的非物質化世界也不過是制造業經濟的一小部分。因此,任何能夠改變產品制造進程的事物都能在全球經濟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才是真實革命的形成。 讓我們回到曼徹斯特,看一下這在現實世界中的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頁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亚洲一级AV在线大片
|
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
夜夜爽太视频精品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
青青青国产依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之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