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遼寧盛生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的盛生網正式上線。此時,距網上藥店審批開禁后的20個月后,藥監部門終于批出第4張網上藥店“通行證”。 有一個事實是,國內每年潛在的網上藥店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而國內第一家獲批的網上藥店京衛大藥房,2006年其網上藥店每月的銷售額僅有40萬元,其它兩家網上藥店業務也十分蕭條。
第4家網上藥店獲批
網上藥店幾乎可以用泛濫來形容。然而至今為止,真正獲批的網上藥店只有4家。 在家輕點鼠標,不用出門即可買到藥品,這就是網上藥店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轉變。但這種便利的營銷模式并沒有得到廣泛推廣。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SFDA”)相關人士介紹,目前,真正獲批的網上藥店除了此次新批的遼寧盛生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外,還有此前獲批的北京京衛大藥房、上海華民大藥房和北京金象大藥房。 事實上,在SFDA成立之前,國內并沒有相關的法規限制網上藥店,再加上網上業務運行成本相對低廉,網上藥店一度泛濫成災。2004年7月8日,SFDA甚至出臺的《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指出,禁止在網上經營藥品,所有“網上藥店”都屬違法經營。 2005年9月29日,SFDA下發了《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簡稱《規定》),首次對網上藥店進行了立規。《規定》指出,從2005年12月1日起,具備相應資質的企業可以在互聯網上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及個人提供藥品交易服務,網上藥店正式解禁。 2006年1月10日,全國首張《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花落”京衛大藥房。之后,上海華民大藥房和北京金象大藥房等網上藥店獲批。由于網上藥店的相關管理辦法仍不成熟,所以存在一些技術漏洞。上述3家藥店審批后,SFDA在此后一年的時間內一度暫停了審批工作,最終在2006年底才重新恢復。
網上藥店暫成雞肋
相對于部分網站冒著違法的名分仍要“進軍”網上藥店業務,為數不多的獲得合法身份的網上藥店應該占據了很大的商機。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業內人士預計,目前,網上藥品銷售每年可以達到4000萬元,但目前的實際銷售額卻遠遠低于這個數字。記者從第一家獲批的網上藥店———京衛大藥房了解到,2006年其網上藥店每月的銷售額只有40萬元。 “上網的人不買藥,買藥的人不上網”,正是網上藥店面臨的最大尷尬。據了解,年輕人是網上購物的熱衷者,但是這個群體恰恰缺少購藥需求,而擁有購藥需求的人絕大多數是幾乎不上網的中老年人。 曾經以此評價網上藥店面臨尷尬的北京金象大藥房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軍現在卻認為,網上藥店目前經營情況不理想主要是因為很多人缺乏網絡購藥體驗,消費觀念還有待調整,“培養消費者的網絡購藥習慣需要一個過程。” 另一個網上藥店目前很難逾越的經營劣勢,是目前星羅棋布的藥店格局。“很多人家門口就有藥店,出門半小時就買回藥了,而網絡購藥從下定單到藥送上門需要24小時,最快也得2小時。”徐軍說,因此網上藥店的競爭對象不是這些家門口的藥店,而是將來更廣闊的空間,比如國外訂單或新特藥。
或會成為“雞腿”
根據醫藥商業協會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發達國家網上藥店的銷售額已經占整體銷售額的近20%。對于連鎖藥店來講,網上藥店這塊蛋糕自然誰都不想放棄。 “開辦傳統藥店需要房屋租金、人員雇用管理等很多費用,同時由于規模等原因的限制不能提供更多的藥品供顧客選購。”京衛大藥房策劃宣傳部李先生告訴記者,開辦網上藥店則很容易解決這些問題,還可大大降低運營成本。 除了成本因素,不受地域限制也是網上藥店的一大優勢。連鎖藥店強調越接近顧客越好,但為了避免商家的惡性競爭,北京藥監部門規定藥店之間的距離不能少于350米。一旦有藥店捷足先登,350米之內的其他藥店就無法進入社區。面對連鎖藥店業界構建店面時的350米鐵律,不少藥店盯上了互聯網這個不分地域的廣闊空間。 為了吸引消費者,目前幾家網上藥店都將降低經營成本,折算成藥品折扣返利消費者。據了解,目前上海藥房網上藥房交易價是市場價的9折,而盛生網上藥店也比一般的市場價格低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