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觀眾服務指南
      奧運要聞
      奧運“開戰”在即東道主成為眾人的“假想敵”
      [我在現場]不同的外國面孔相同的奧運心情
      盤點奧運贊助商:誰吃到了這塊超大“蛋糕”
      [8月9日奧運猜想]奧運“第一金”花落誰家
      [8月8日奧運猜想]北京奧運會主火炬如何點燃
      青島:整合媒體資源打造奧運視聽“盛宴”
      《中華奧運夢》書畫大賽在吳東魁藝術館舉行
      奧運經濟
      奧組委及北京市官員解讀“節儉辦奧運”
      奧運市場調查:奧運怎樣影響著我們的經濟生活?
      奧運贊助商紛紛搶占北京戶外廣告有利地形
      攜程與PayPal戰略合作瞄準奧運入境游市場
      新日電動車奧運專用車交車儀式在京舉行
      中國網通寬帶奧運體驗館亮相奧林匹克公園
      GE創想中心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正式開幕
       
      奧組委及北京市官員解讀“節儉辦奧運”
       
      文章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 本報記者 趙仁偉 孟娜

      發布日期: 2008-08-08

      花了多少錢?都花哪兒了?

        在7年的奧運籌辦過程中,北京到底花了多少錢?這些錢都花到哪兒去了?給老百姓帶來了多少好處?有沒有兌現“節儉辦奧運”的承諾?對于外界的諸多疑問,北京奧組委及北京市有關官員進行了解答。

      場館投入不超130億元 城建投入2800億元

        北京奧運會新聞發言人劉志介紹,從目前看,奧運場館投資預計在130億元人民幣之內,其中,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約占一半,另一半資金來自社會的融資,包括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的捐贈。這些投資包括新建場館12個、改擴建場館11個、臨時性場館8個,改造獨立訓練館45個,這些場館是直接為舉辦奧運會新建或改擴建的。
        “這里不包括相關的配套設施,比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國家會議中心、奧運村、媒體村等6處相關配套設施,因為這些設施都由企業自籌資金,賽后利用也由企業自行決定。比如奧運村,本身就是一個住宅項目。”劉志說。
        關于奧運會運行資金投入情況,據介紹,北京奧運會申辦時的預算為16.25億美元,主要是參照往屆奧運會的預算估測的。在整個奧運籌辦期間,北京奧組委先后做出了3個版本的預算,目前執行的第三個版本的預算為20多億美元,并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批準。北京奧組委財務部副部長沈毓云說:“雖然經過了調整和增加,但目前的預算還是收支平衡,略有節余。”
        自2001年以來,北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共完成投資約2800億元人民幣,其中,城市交通累計投資1782億元,能源基礎設施累計投資685億元,水資源建設累計投資161億元,城市環境建設累計投資172億元。劉志說:“其中一些項目,比如地鐵5號線、機場客運專線、官廳風電場工程、酒仙橋、吳家村等6座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都是北京‘十一五’發展規劃確定的項目,原定在2010年完成,現在是提前完成了。”

      節儉不等于投入少 關鍵看產出效益

        劉志說,奧運場館從規劃選址到施工建設都力求節儉,按照安全、質量、功能、工期、成本五統一的要求,統籌考慮,綜合平衡。在場館規劃中,能利用現有場館改造、擴建的,就不再新建;能搞臨時場館的就不再搞新建場館。同時,把6個場館放在了大學園區,既改善了大學體育設施,又解決了場館的賽后利用問題,也減少了建設資金。
        “在場館建設過程中也不斷優化設計方案。比如,五棵松籃球館的設計方案由原來規劃的11.7萬平方米調整到目前的6.3萬平方米,取消了該館綜合體上部的文體設施,這既滿足了場館功能性要求,又節約了投資,”他說。
        北京7年投入2800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這算不算節儉?對于這樣的疑問,北京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海平回應說:“衡量這2800億元人民幣花的是多還是少了,我覺得不能只從數字上來看。節儉不節儉,不能看支出的絕對額,而是要看支出產生了多少效益。”
        那么,這2800億元都做了什么事情呢?王海平介紹,首先是建設了首都機場的東擴工程,建設了T3航站樓,提高了北京和世界各國進行交流、合作、來往的能力;改善了鐵路樞紐狀況和鐵路新線路的建設,包括北京南站改造工程、京津城際鐵路工程等,增強了北京與其他區域進行經濟、非經濟的聯絡能力;這幾年高速公路網的總里程新增578公里,耗費的投資是549億人民幣,現在,北京已經完成實現了區區通高速的目標,對于實現資金、物資、技術、信息在區域間的流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進行了146公里的軌道交通建設,完成了13號線、八通線、5號線、10號線一期、奧運支線和機場高速軌道交通的建設;加強了水資源環境的建設,完成了六環路以內的河道治理290公里,完成了11座中水廠的建設,完成了9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現在污水處理率已經達到92%;完成了垃圾的填埋廠、焚燒廠的建設,城市的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9%,郊區的垃圾無害化處理率78.6%;此外,還加大了電力等能源建設力度。

      百姓共享奧運福利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北京市各項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申奧的成功進一步加快了北京城市化、城鎮化建設的進程,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新北京、新奧運’的戰略構想正在變成現實,”劉志說。
        北京市官員表示,奧運籌辦的過程也是北京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2007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1989元和9559元;2002年至2007年,北京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1.5%和9.1%,全市增加就業263萬人,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醫療保險制度的全覆蓋。
        通過加快危舊房改造、城市建設拆遷和商品房開發、經濟適用房建設等,北京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超過了20平方米,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從危舊房、筒子樓里面搬進了新樓房,農民的人均住房面積超過了40平方米。北京城的綠色也增多了,居民出行500米,就能夠見到公園綠地。
        由于路網的快速發展,北京市民的交通出行條件大為改善,北京地鐵已由42公里已經發展到200多公里。市民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抵達城市的任何角落和京郊的任何鄉鎮,而且票價低廉,既惠及北京市民,也惠及了外來人員。
        奧運的舉辦也加速了全民健身活動的蓬勃開展。目前,全市建成各處體育設施12106處,城市社區和行政村全民健身設施配建率均達到100%,北京市體育人口已達到52.4%,全市各單位每年舉辦各類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超過1萬項,參加人數超過300萬人次。

      新華社 經濟參考報
      首頁
      國內
      國際
      深度
      財金
      產經
      商情
      人物
      現場
      互動
      視角
      文摘頻道
      觀點頻道
      Copyright (C) 2000-2008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所刊登的新華社及新華網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新華社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制作單位:新華社網絡中心(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ICP010042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 | 在线精品视频A免费不卡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亚洲中文少妇专区 |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