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島市山海關老龍頭景色。本報記者:楊世堯
攝
 |
游人在北戴河鴿子窩沿海濕地游玩。劉學忠
攝 |
 |
秦皇島市“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本報記者:楊世堯
攝 |
 |
秦皇島市奧體中心體育場。本報記者:楊世堯
攝 | 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素有“京津后花園”美譽的秦皇島市,隨著奧運會的臨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這個被稱作中國北方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正以奧運為契機,全力打造美麗而充滿魅力的海濱城市。 據介紹,奧運期間,秦皇島將進行12場足球比賽。此外,秦皇島賽區還計劃安排256場次的訓練任務。
因皇帝名號得名的城市
秦皇島市地處河北省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西近京津,居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東巡至此派人入海求仙,因而成為中國惟一一個因皇帝名號得名的城市。 秦皇島山水相依、生態優美、四季宜人,每年有1000多萬人次的海內外游客慕名而來。在眾多景區中,最令游客心儀的當屬北戴河,有了北戴河,才有了秦皇島“避暑勝地”的美譽。有游客感慨說,天堂很遠,秦皇島很近。因為,這兒有北戴河。 1954年,毛澤東到北戴河避暑時,在鷹角亭寫下一闋膾炙人口的詞章《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北戴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再有藍天碧海和金色沙灘的裝點,北戴河海濱成為馳名中外的旅游避暑勝地。1898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北戴河為避暑區之后,傳教士、中外名流、富商大賈紛紛在這里購地筑屋,當時盛極一時的北戴河與夏威夷齊名,被稱為“東亞避暑地之冠”。到1948年,北戴河共有719座別墅,其中外國人修建的就有483座,為后人留下了一個蔚為壯觀的世界建筑博物館。 秦皇島還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跡。有名的則為山海關。山海關建于1381年,與居庸關、嘉峪關并稱中國的三大雄關,以重要的軍事要塞著稱于世。多少年來,一出山海關,就被稱為關外,有多少人從此經過闖關東,已不可考據。但有名的是,到了1644年,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投降多爾袞,清軍入山海關直驅北京,由此明滅清興。山海關古城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城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牡營樓、威遠堂、甕城、東羅城等歷史文化景觀。天下第一關為山海關古城的東城門,又名“鎮遠樓”,與靖邊樓、臨閭樓、牡營樓、威遠堂在長城之上一字排開,形成五虎鎮東之勢,讓今人能夠想象出這座古代軍事要塞曾經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偉氣勢。至今,山海關還留有“天下第一關”的匾額,考證為明代著名書法家肖顯所書。5個大字雄勁有力,與城樓規格渾然一體,為關口增添了威嚴和氣勢。 談起秦皇島,必然要提到長城。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6300公里,由連續城墻、關隘、烽堠和各種障礙組成。明朝對長城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在明朝統治中原的270多年中,長城的修建從未停止過。老龍頭位于山海關城南5公里的渤海之濱,是明長城的起點。萬里長城好像一條巨龍,在此將龍頭伸入到海中,將海水攪動得波浪起伏,故得名“老龍頭”。老龍頭建于明萬歷年間,由戚繼光修筑。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作為清代海防前哨,老龍頭毀于戰火。自1985年開始,歷時8年的整修,老龍頭再現昔日雄姿。 老龍頭占地面積700畝,由寧海成、入海石城、澄海樓、南海關口、龍武營、海神廟7部分組成。寧海成是老龍頭軍事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明代軍營。澄海樓高踞老龍頭之上,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間重修。樓上有明朝大學士孫承宗所書“雄襟萬里”和清乾隆皇帝所書“澄海樓”匾額。樓壁鑲嵌有數塊歷史名人手書的臥碑。自澄海樓南下3層城臺有一獨聳的石碑,鐫刻著“天開海岳”4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除北戴河、山海關、老龍頭外,秦皇島還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名勝:如古代傳說孟姜女廟、角山長城、南戴河海濱、昌黎黃金海岸、野生動物園、海底世界等等,都值得人們去看看。
觀日出海潮 品海鮮小吃
決定度假或休閑質量的最關鍵就是住在哪里。作為一座旅游城市,秦皇島具有強大的接待能力。目前全市有星級飯店59家,其中4星級酒店8家,三星級酒店25家,其它各種檔次的賓館、酒店、休療養院、招待所2000余家。如果想體驗農家生活,還可以選擇住在農家小院,找到回家的感覺。 秦皇島海岸線長達124公里,沙灘柔細,海浪平緩,陽光充裕,是理想的海濱浴場。住在海邊,最有特色的就是能夠觀日出、看大潮,盡享美好時光。在秦皇島,觀日出最好的地方是北戴河;在北戴河觀日出最出名的地方則是鴿子窩。只要不是在陰云天氣及有霧情況下,就能看好日出。 一些年輕的游客在北戴河游玩,選擇了住帳篷。在沙灘上支起帳篷,既可享受涼爽的海風,還能聽著海浪的聲音入眠。到了夜晚,還可以拿上鏟子,去挖螃蟹。
早晨起來,騎上雙人自行車或三人自行車,可以一直沿著海邊騎到南戴河,一般1個小時就可到達。海邊的風景很美,此行定會充滿浪漫氣息。 秦皇島的飲食文化也很有特色。秦皇島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從殷商時代起,到明清日漸成熟,關里關外民族大融合,也帶來了飲食文化的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冀菜為基礎的京東特有風格。由于臨近渤海,秦皇島的餐飲以海味食品為主要特色,無論是在賓館、飯店、酒樓還是海鮮大排檔,都能品嘗到鮮活的海產品。 除了海鮮外,秦皇島也有自己的特色小吃:長城餑欏餅。相傳明朝將領戚繼光率領以浙江人為主力的“戚家軍”鎮守山海關,北方粗糧較多,戍邊士兵生活艱苦,因此有人利用每年5月長城沿線的鮮嫩餑欏葉,制成餑欏餅,粗糧細做,改善生活。據說這種食品已經傳到日本。成品為一張秦皇島市山區常見的餑欏樹葉,內裹淀粉作皮,三鮮為餡的餅,餅皮隱約透明,是純粹的民俗食品。 四條包子。四條包子鋪是1958年開業的老字號企業。因坐落在古城山海關四條這條街上而得名,其店初創時,服務質量比較高,吸引顧客較多,而名氣越來越大。普通的面粉,常見的餡料加工成造型美觀、口味獨特、肥而不膩的包子,一直為古城和外地游人喜歡。 此外,還有回記綠豆糕、老二位麻醬燒餅、楊長子火腿腸、曉曉炸排骨、昌黎趙家館餃子等,這些在當地有名的小吃已形成品牌,小店也多為經營了半個世紀以上的老店,都頗有的特色。如昌黎趙家館餃子,開業于上世紀40年代,門面不大,但卻久負盛名,其分店已經開到了美國唐人街。
旅游資源豐富 特色突出
今年,河北省圍繞北京奧運會,推出一批奧運旅游線路。這些地區不僅離北京近,可以和北京的景區連成一線,而且景區人文風光等也極具特色。其中有兩條重要線路涉及秦皇島:北京-秦皇島-承德,北京-遵化-唐山-秦皇島。在這兩條線路上,既有承德避暑山莊、唐山清東陵、也有秦皇島長城精華地段(包括老龍頭、山海關、角山)等歷史遺跡,也有秦皇島獨有的海濱旅游。 秦皇島旅游資源豐富,特色突出。目前形成了以長城、濱海、生態為主要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全市旅游景區有40多個,其中,長城文化、海濱休閑度假、歷史尋蹤、觀鳥旅游、名人別墅、山地觀光、海洋科普、國家地質公園、體育旅游、工業旅游等多種精品旅游線路。 隨著奧運會的召開,秦皇島奧體中心也成為秦皇島的一大景觀。秦皇島奧體中心距離海邊不足500米,形狀宛如一個巨大的“海貝”。國際足聯官員前來考察時,坐在奧體中心比賽場的觀眾席上,驚訝地發現這里可以看到大海,盛贊賽場的位置選得非常好,并稱之為是全世界最美麗的賽場。 奧運期間,中國男足將在這里同世界勁旅巴西隊一較高下。此外,世界勁旅意大利男足和美國女足也將在這里比賽。 奧運期間,北京、秦皇島兩地旅客流量將大為增加,為方便人們出行,從5月27日起,開通了北京首都機場與秦皇島的快線巴士,全程只需3個多小時。快線巴士起始站分別為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和秦皇島長途汽車站,首都機場方面發車時間為每天9時到19時,每兩小時一班車。秦皇島發車時間為每天早6時到18時,每兩小時一班。往返票價均為12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