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旭人: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對于加強中美戰略互信具有重要意義 |
|
|
|
|
|
|
新華網北京12月9日電
中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夕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重點著眼于中美兩國長期性、戰略性、宏觀性的經濟問題,同時也將適度關注當前兩國經貿合作中的熱點問題。雙方一致認為,這一對話對于加強兩國政府間的戰略互信,從而確保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不斷向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于本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兩國元首特別代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美國財政部部長保爾森將共同主持為期一天半的對話。據謝旭人透露,目前第三次對話的有關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據介紹,此次對話的主題是“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對話共包括6個議題:中美雙方抓住經濟全球化的益處,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強化貿易誠信;經濟平衡發展;應對不同能源選擇帶來的經濟影響;綜合考慮經濟增長與環境可持續性;促進中美雙邊投資。
“對話主題準確把握了當前世界的主要特征和潮流。6個議題較為平衡地體現了雙方關切,也符合對話就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問題進行討論的定位。”謝旭人說。
中美雙方出席此次對話的代表團也延續了前兩次對話的“豪華陣容”:美方將有財政部部長保爾森、駐華大使雷德、商務部部長古鐵雷斯、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萊維特、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環保署署長約翰遜、能源部副部長塞爾、副國務卿杰弗里、美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蘭布賴特等9位部級官員來華參會;中方將由吳儀率領多位部長參加會議。
“像中美這樣兩個規模龐大的經濟體,彼此經貿合作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現象,關鍵是雙方應本著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精神,通過坦誠對話和平等協商妥善加以解決。”謝旭人說。
他表示,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通過深入對話、加強合作,致力于從經濟全球化和國內發展的互動中拓展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
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布什總統共同倡導建立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中美兩國經濟領域的最高對話。前兩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分別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5月在北京和華盛頓成功舉行。
目前,中美兩國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2007年1至10月,中美貿易額達到2481.9億美元,同比增長15.7%。其中,中國自美國進口57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3%;出口1910.2億美元,同比增長15.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