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連鎖酒店集團首席執行官鄭南雁近日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經濟型酒店正處在蓬勃發展時期。他強調,高性價比將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此前,首家海外上市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如家2007年第四季度財報曝出其上市后的首次虧損,經濟型酒店是否出現泡沫由此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行業需要理性擴張
“我們也在考慮并購”,鄭南雁對本報記者表示,不過并未透露并購的具體意向。但他同時表示,7天也在控制開店速度。 日前,不斷快速擴張的如家快捷酒店對外公布了2007年經營業績。財報顯示,如家2007年第四季度總營收3.276億元,凈虧損1520萬元。凈虧損的主要原因除了匯兌損失外,收購七斗星也被認為是導致如家首度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7年10月,如家以總計約為3.4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七斗星分布在國內18個城市的26家連鎖酒店100%股權。創立于2005年9月的七斗星曾豪情萬丈,號稱要用超低價“擠干經濟型酒店水分”,但其在迅速擴張中未能把握好規模延伸與企業效益、發展的關系,最終敗走市場。 盡管如此,國內住宿業的市場空間仍然巨大。業內人士分析,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國內休閑旅游市場的逐步發展以及入境旅游的不斷增長都給酒店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參考國外經濟型酒店的發展情況,目前國內終端住宿市場的巨大需求為經濟型連鎖酒店行業的客房規模提供近70倍以上的增量空間,經濟型連鎖酒店投資回報率依然較高。以7天為例,目前門店(開業超過4個月以上的店)的毛利率超過60%,一家門店僅需要4—6個月就可以大抵實現盈虧平衡。 針對目前客房數量超過10萬間、酒店數量有近1000家的國內經濟型酒店市場,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發布的《2007中國經濟型酒店發展綠皮書》披露,雖然中國經濟型酒店市場發展前景依然良好,但隨著行業競爭的日趨加劇,產業擴張需要更加理性。國內經濟型酒店在朝向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發展的同時,也亟須業態自身創新來推動產業擴張。
高性價比是發展趨勢
近幾年,眾多打著“經濟型”旗號的酒店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國際資本的豪賭、成功案例的誘惑、市場的關注讓“經濟型”變成了眾多創業者、低星級酒店追捧的香餑餑。對回報的高預期帶來了短視的肉搏競爭,單純把“經濟型”酒店理解為“低價”,造成了行業的惡性競爭。 實際上,經濟型連鎖酒店行業門檻并不低。鄭南雁認為,行業“門檻”的準入包括五個方面:自主創新、成本優化、人才積累、管理高效、追趕潮流。所謂的經濟型是“節約”、“合算”,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便宜”,其核心是高性價比,這將是國內經濟型酒店發展的大趨勢所在。同時,國內經濟型酒店還會朝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發展。 就7天來說,7天正利用自身的連鎖化規模優勢,稀釋成本的增加,這并不是指降低硬件產品的質量標準,而是通過優秀的成本控制力,運用更先進的IT流程進行管理。7天首創將網絡、呼叫中心、短信、WAP及店務管理系統整合為一體,打造可實現即時預訂、確認及支付功能的預訂系統——中央預訂系統(CRS),以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為客人提供便捷的服務,也為自身贏得了更大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