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華為在英國成功的背后 2015-07-06 | 在科技研發方面,近年來華為加大了在英科研投入力度,華為高效的運營管理模式使得員工生產效率大幅領先于英國平均水平。 | | | ·英國制造業“軟硬兼施” 2015-06-23 | 其中“硬”是指產品本身品質和先進制造流程與工藝,“軟”則指企業可以在服務方面做漂亮文章,這對于服務業發達的英國來說可謂近水樓臺。 | | | ·英國國有資產私有化進程提速 2015-06-08 | 英國保守黨政府近日接連宣布系列國有資產出售計劃,如何處置資產考驗英政府的能力,他們要在減赤和實現投資回報兩個目標間求得平衡。 | | | ·脫歐公投成英國下一場政經大戲 2015-05-26 | 卡梅倫承諾將在2017年年底之前舉行脫歐公投,外界普遍認為,公投或會提前至2016年。吸引世界眼球的英國政經大戲即將迎來高潮部分。 | | | ·英國大選迷局背后的經濟寓意 2015-04-27 | 英國眾小黨派的崛起和成熟,背后折射英國經濟與社會的深刻變革,反映英國與歐盟關系的變化,反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社會貧富差距的加劇。 | | | ·英國經濟智庫的獨立之道 2015-04-10 | 要了解英國經濟智庫的獨立之道,就要判斷其是否在運營模式和財務管理上實現獨立自主,是否擁有自己的全職研究隊伍。 | | | ·英國“大選財政”的AB面 2015-03-27 | 英國“大選財政”的AB面,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英國政府的精明和務實,而這對部分外來人口來說,感到有點兒“冷酷”。 | | | ·金融城熱議保誠集團大老板跳槽 2015-03-13 | 蒂亞姆的離職成為倫敦金融城的熱議話題,記者在和幾個業界人士的閑談中,能夠讀出一些惋惜味道。 | | | ·匯豐“逃稅門”亦是“棱鏡門” 2015-02-27 | 匯豐銀行瑞士私人銀行幫助客戶逃稅丑聞嚴重挫傷匯豐信譽,觸犯了相關法律。這是一門棱鏡,折射諸多制度設計硬傷。 | | | ·油企削減投資 難改油價走勢 2015-02-17 | 業界認為,由于市場基本面未有改變,全球石油供應充裕和國際原油需求疲軟依然存在,因此支撐此輪反彈的基礎并不牢固。 | | | ·中企對英投資的門道 2015-01-30 | 從投資領域來看,中國對英投資覆蓋基礎設施、商業地產、品牌網絡、研發中心和高端制造等多個領域,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價值中樞持續上移。 | | | ·倫敦“的哥的姐”的幸福生活 2015-01-16 | 倫敦出租車司機瑪利亞道,她每周只需工作4天,每天工作5個小時左右,一般選擇在小孩的上課時間,同時也在他們學校所在區域開車。 | | | ·英國大選的年關猜想 2015-01-05 | 主要執政黨保守黨和主要反對黨工黨在經濟與民生方面的主張其實差異并不大,因為橫亙在英國經濟面前的現實問題十分顯著也難以克服。 | | | ·英國央行改革的“美聯儲化” 2014-12-19 | 若單從開會頻率、經濟預測報告和記者見面會時間選擇來看的話,英國央行的改革進一步向美國央行——美聯儲政策決策體制靠攏了,只不過在某些環節上,英國央行表現出領先全球的雄心,如會議紀要的即刻發布。 | | | ·英國財政預算的困局與門道 2014-12-08 | 各種措施看似五花八門,卻又都是小修小補的微調,這明顯折射出英國財政預算的困境,簡單說就是“政府沒錢了”。 | | | ·德國大眾殼下的英國賓利心 2014-11-24 | 經過十幾年的整合,大眾旗下的賓利品牌一直保持著它的英國味,這是大眾對賓利汽車工藝的尊重,也是對市場需求的理性認知。 | | | ·英國三大黨的商界拉票秀 2014-11-14 | 而作為2015年5月份英國議會選舉之前的最后一次CBI年會,三大黨——保守黨、工黨和自民黨的領袖都來了,企圖以出眾口才拉攏商界人士。更為重要的是,這里的部分聽眾也許是保證選戰順利進行的“錢袋子”。 | | | ·英倫科技企業哪家強? 2014-11-07 | ARM的存在,能夠給英企的科研能力挽回不少顏面,同時也解釋了英企崇尚專業化分工,講究傳承與精耕細作而非大開大合。 | | | ·英國基金超市如何賺吆喝 2014-10-24 | 基金超市HL公司,創業從投遞宣傳冊和在報紙中加送廣告冊等方式開始,一步步拓展市場,慢慢發展成為英國最大的基金選購平臺。 | | | ·卡梅倫打出經濟牌 2014-10-09 | 保守黨在2015年5月贏得大選,其還將繼續堅持財政緊縮,只是在內生性經濟增長動力得到發展的前提下,政府政策的靈活性或空間更大。 | | | ·蘇格蘭公投留下后遺癥 2014-09-25 |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政治與現代史專家安德魯伯里克預計,從長遠來看,不穩定因素依舊存在,蘇格蘭是否還會最終走向獨立,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 | | ·英國工業發展之邁凱倫樣板 2014-09-12 | 邁凱倫的發展是英國工業或制造業發展的一種樣板,即從高精尖的體育經濟和工業領域走下圣壇,開發民用衍生產品,但又始終立足產業鏈上游,推廣高附加值業務和創意。 | | | ·諾丁山狂歡節的經濟賬 2014-08-29 | 從經濟效益上來看,倫敦市政府預計,數天狂歡再加上此前的預熱和準備,能夠給倫敦帶來近一億英鎊的經濟收益,創造約3000個就業崗位。 | | | ·倫敦市長參選議員的政經籌碼 2014-08-18 | 作為倫敦市長,他是一位業績出眾的“城市推銷員”,也是一個效率頗高的城市管理者。他的個人魅力能夠蓋過英國現任的大多數政客。 | | | ·強勢英鎊的歡喜劇 2014-08-01 | 一家歡喜一家憂。并非每個人都為強勢英鎊歡呼,相反,若英鎊走強背后是過多的投機勢力,那么首先危及的是上市公司的利潤。 | | | ·英國的世界杯“經濟賬” 2014-07-18 | 就連旅游板塊也難幸免。如廉價航空公司易捷航空股價在世界杯期間累計下跌13%,途易旅游也累計下跌10%。當然,這不能全怪英格蘭隊,也許是因為世界杯其他賽事足夠精彩,把英國人穩在電視機旁,進而推遲了休假計劃。 | | | ·蘇格蘭獨立公投拉鋸戰 2014-07-08 | 在英國中央政府和蘇格蘭地方政府就蘇獨問題的民意拉鋸戰中,中央政府的優勢愈發明顯,也反映在過去一段時間里,中央政府“威逼利誘”手段比較奏效。 | | | ·博彩業賺了鈔票賠了名聲 2014-06-19 | 博彩業作為英國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如此,英國的博彩業名聲也并不是完美的。過去的幾年里,英國在曲棍球、足球、網球、斯諾克以及其他運動項目中都有名將涉嫌作假。 | | | ·超市價格戰凸顯樂購疲態 2014-06-09 | 2013年至今,樂購的銷售額始終未能實現正增長。業界分析,樂購體型過大導致對行業價格戰反應速度較慢和力度欠缺,是業績疲態的主要原因。 | | | ·經濟復蘇路上的倫敦信心 2014-05-23 | 恢復正常也好,走出經濟衰退也罷,和以往一樣,英國經濟的復蘇過多仰仗于首都經濟的繁榮,且程度愈發明顯。 | | | ·倫敦地鐵罷工的經濟賬 2014-05-08 | 如果罷工給倫敦帶來的損失明顯大于維持售票窗口的成本,那么地鐵工會的罷工就有很強大的叫板或者說博弈力量。 | | | ·英國銀行流行“瘦身” 2014-04-25 | 而在一定程度上,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對于傳統銀行業務的沖擊較大,這也是導致銀行收縮網點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練好應對移動支付和大數據這塊技術“肌肉”,已經迫在眉睫。 | | | ·高房價高房租襲擾倫敦人 2014-04-11 | 倫敦高房價與高房租“逼退”倫敦青年走出市中心。他們當中許多人寧愿選擇忍受較痛苦的公共交通來換回寧靜的屬于自己的個人空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