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近制訂的《關于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12月2日在其官網公布。在這個文件中,央行就金融支持上海自貿區作出了四方面的部署:一是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化,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進一步擴大試驗區對外開放,支持企業走出去。二是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使區內企業和個人更加靈活使用本幣進行跨境交易,降低匯兌成本,減少匯率風險。三是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加快改革進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四是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逐步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
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至今已有兩個月,各項工作正按照國務院制定的總體方案穩步推進。據自貿區管委會日前對外發布的通報,建區兩個月來,辦結的新設企業已有1434家,社會的投資創業熱情得到了很大的激發。但是,從兩個月來的實際情況看,上海自貿區的運行與建區之前人們對它的期待還有一些差距。這與國家在對待自貿區建設上不再出臺特殊的優惠政策,而是以負面清單模式來進行投資管理有一定關系,因此對投資的吸引力沒有預期的大。但是這又反過來表明,由于兩個月前出臺的負面清單拉得過長,原來未曾向外商開放的投資項目基本上都在負面清單之內,使很多外商被擋在自貿區之外。而在這張負面清單中,金融方面的禁止性投資項目也很繁雜。我國現存的金融市場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行政審批,這種模式已經產生了與現實的市場發展不適應的問題,比如它阻礙了企業跨境投資和貿易的便利化,因此才產生了改革的需求。但是,如果把這種行政審批換成負面清單的形式照搬到自貿區里,那么通過建設自貿區來推動金融管理制度創新的目的也就難以達到。
因此,央行此次公布的這個意見,在推動上海自貿區金融管理創新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著力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深化外匯管理改革等金融支持舉措,可以有效地收到拓展自貿區內實體經濟成長空間、培育其競爭實力、促進其在更高水平上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積極效果。據悉,上海有關方面正在對上海自貿區2013年版負面清單進行修訂,并準備在即將到來的2014年推出新的版本,而修訂的一個原則就是要縮短這張清單,這就意味著有更多投資領域將得到開放。但是,由于很多禁止性條文的廢止權力在中央部門,因此負面清單的修訂還需要這些部門給予支持。在這個關鍵的節點上,央行作出金融支持自貿區的決策,顯然是有其積極意義的,一個看得見的效果便是在2014年的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上,有關金融管理的禁止性條文將減去很多。
實際上,央行此次作出的改革,一個更為重要的效果是它將對整個國家的金融管理體制改革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央行的改革舉措,雖然只是針對上海自貿區的,但由于金融具有廣泛的流動性和滲透性,它必然會在規定區域之外產生“溢出效應”,從而對全國的金融管理體制起到撬動作用,對改革起到拉動作用。最近幾年,央行一直在積極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推進利率市場化,并且都已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現在卻面臨著進一步開放的困難,關鍵就在對于完全放開以后市場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化有點把握不住。上海自貿區作為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給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提供了一個前沿陣地,它可以為全國的金融管理體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