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宏觀調控市場化機制的效力,取決于金融市場的深度與廣度。貨幣政策的操作過程,既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運行過程,又是金融宏觀調控過程。所以,貨幣政策操作必須擁有較為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產品價格體系以及企業與銀行行為市場化程度高等市場環境基礎。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以實現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防范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目標。為實現上述目標,筆者認為,加快建立金融宏觀調控市場化運行機制尤為重要。
金融宏觀調控,是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宏觀調控機制建設的重點就在于政策操作和執行,包括政策操作的基礎、傳導機制、決策機制和評價機制等,目的是提高金融宏觀調控行為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最終提高金融宏觀調控的有效性。而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已到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時候,為此,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就央行而言,其貨幣政策的操作過程,既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運行過程,又是金融宏觀調控過程。在金融市場化改革逐步到位的條件下,央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調控中間目標,通過中間目標的變化影響并引導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直到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這整個過程中,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具有以市場為依托的間接調控性,調控主客體有較規范的法律意識和經營行為,各項政策措施都是遵循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間接地發揮作用。同時,貨幣政策操作必須擁有較為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產品價格體系以及企業與銀行行為市場化程度高等市場環境基礎。
今年以來,我國金融宏觀調控已取得重要成果。央行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并根據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和靈活性,綜合運用數量型工具和價格型工具,加強金融宏觀調控,引導貨幣環境始終保持在合理水平上。與此同時,央行在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創新性地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在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方面跨出步子更大。自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開了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9月下旬,央行繼續穩步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一是建立了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二是推動開展貸款基礎利率報價;三是推進同業存單發行與交易,進一步豐富金融機構市場化負債產品,為穩妥有序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創造條件。在貨幣政策工具使用上,金融宏觀調控的市場化特征非常突出。央行根據流動性形勢變化,靈活調整流動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通過逆回購、發行央票等公開市場操作與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備借貸便利(SLF)等工具有效組合,進行“鎖長放短”操作,及時應對了多種因素引起的短期資金波動,提高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維護了市場穩定。
展望未來,金融體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會進一步加快,這就要求金融宏觀調控市場化機制應盡快建立起來。
首先,堅持市場化調控的新理念,盡快實現市場化調控目標。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建立基于穩健貨幣政策的市場化調控與傳導機制,堅持市場能決定的由市場決定,淡化基于信貸規模管制的直接調控機制,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堅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增強調控的針對性、協調性,保持定力,精準發力,適時適度預調,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的平衡點,重點是創造一個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促使市場主體形成合理和穩定的預期,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繼續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加強流動性總閘門的調節作用,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另外,人民幣市場化改革步伐不妨再快一點大一點。
其次,加快推進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促使商業銀行成為真正獨立的產權主體,獨立自主經營,形成硬化的財務風險約束機制。通過股份制改造,形成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實現公司治理結構和激勵制度的真正市場化運作,以及銀行資本的終極所有權與法人所有權的分離,全力促進銀行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為適應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需要,引導商業銀行根據客戶給銀行帶來的收益、信用風險、期限長短、利率風險大小以及資金籌集成本和運營成本、勞動力成本等因素,對金融產品自主合理定價,不斷提升商業銀行的定價能力,以確保最大限度地實現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的同時,又能更精準、高效地達成金融宏觀調控效果。
再次,加快完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金融宏觀調控市場化機制的效力,取決于金融市場的深度與廣度。所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就成了提高金融宏觀調控傳導效率的基礎。為此,應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并加強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的一體化建設,拓寬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合理的資金流通渠道。注重市場機制的建立,包括市場競爭、同業拆借、供求關系、抵押貸款、國債回購、價格監控等一系列保證金融市場有效運作的機制,同時加強監管,規范市場行為,擴大市場覆蓋面,以達到調節資金供求的目標,確保金融宏觀調控傳導機制的運行高效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