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是個江湖,這個江湖正在瘋狂。在3G、WIFI等互聯網基礎設施日臻成熟,國產智能手機大幅拉低移動終端門檻的大環境下,手游迎來了爆發期,并購戰硝煙彌漫,概念股扶搖直上。據艾瑞咨詢調查數據,今年中國智能手機保有量突破了5億大關,并將持續上漲。移動終端的火爆推高了手游市場,去年中國手游市場規模已達58.7億元,較上年增長79%,今年有望達到百億元規模。
2013年,一場接一場的手游夜場活動一個比一個瘋狂:聯通在游輪上舉行百萬卡牌大集結,360頒獎盛典百位嘉賓云集調侃手游江山,觸控比基尼之夜邀數百ShowGirl助興……
更瘋狂的還數手游并購狂潮。百度以19億美元天價收購91無線,奧飛動漫砸7億豪攬喜羊羊,華誼兄弟花6.7億迎娶廣州銀漢……而中青寶、掌趣科技、鳳凰傳媒等A股上市公司也紛紛涉足手游并購,引發股價飆升。在慕和網絡、玩蟹科技、銀漢科技、神奇時代等優質手游公司紛紛被上市公司并購后,一些游戲產品流水名次靠前的公司也成為產業資本關注的獵物。以致有人不無夸張地說,做得比較好的手游公司,不是已被收購,就是在等待收購的路上。
或許,創業者們正被類似于日本Gungho《智龍迷城》月入11億元人民幣的創富神話所癡迷,刺激著夢想和期望。可是,打開手游市場炫麗的大門,里面卻是險象環生,甚至黑幕重重。
首先是同質化焦慮。由于手游開發門檻較低,手游數量越來越多,但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用戶對游戲黏性降低,縮短了手游的生命周期。而手游作為近年來的后起之秀,得到游戲圈各位大佬的青睞,紛紛涉足其中。隨著盛大、騰訊、完美等大牌廠商的加入,手游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散發血腥味。在知識產權缺乏充分保護的當下,無數效仿者又引發山寨潮。
目前市場上純原創的手游占比不到15%,大部分是換個名稱,省略或增加點過程,內容上大同小異,畫風、背景、人物設計都一并搬過來,改頭換面后據為己有,有的還不知羞恥地在公開場合炫耀抄襲的功夫,墮落到失去底線的地步。今年夏天,熱門手游《找你妹》引起很大爭議,因為涉嫌抄襲EA旗下桌游Pictureka一度被迫下架,顏面掃地。無獨有偶,《瘋狂猜圖》幾乎整個APP就是抄襲另一款德國游戲《icomania》,無論界面設計、游戲玩法,甚至超過90%的卡片都是原封不動,照搬照抄。
其次是高昂的渠道成本已成為手游發展的瓶頸。理論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大多數手游來說,絢麗的流水下,利潤數字并不理想。現在運作好的手游毛利率大約在20%至30%之間,強勢的手游可以做到與渠道三七分成,手游得七成,而弱勢的只能做到五五對分,而月收入不到兩千萬的,毛利率則更低。渠道,正在成為手游不堪承受之重。手游吹起超級泡沫或將破滅。
今年以來,A股共有18家上市公司發起20次有關網游的并購,其中12次為手游收購,涉及金額188.39億,收購標的平均估值約15倍。動輒數十倍的溢價,讓各大游戲公司興奮不已。有著滬深股市今年“第一妖股”之稱的中青寶,7月12日創造354.8倍市盈率、54.6億元總市值、半年股價飆漲4倍的奇跡。
盛況之下,業界卻十分擔憂,一如前幾年上市公司扎堆光伏概念股那樣,這場手游概念股的狂歡盛宴過去后,或許就是一地雞毛。
事實上,手游的日子遠沒有想像中那么好過。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兩年來上線的手游超過1200款,月收入超過1000萬的不到2%,500萬到1000萬的占3%左右,小于100萬收入的占90%以上。手游和其他游戲一樣,死亡率很高,前期投入多,后面等收錢的模式很容易導致血本無歸。目前,多數手游公司日子艱難,在泡沫或將破滅前,趕緊尋求買家。
而對一個規模還僅幾十億、尚未完全成熟的市場,近千億元的資本涌入,也未必是件好事。
手游就像是游戲王國里的灰姑娘,穿上了移動互聯網這雙水晶鞋翩翩起舞,華麗轉身。但手游市場的瘋狂不容小覷。泡沫的影子已然顯現,考驗手游廠商、開發團隊的時候已經到來。大家是沖著手游的價值而來,千萬不要盲目追捧手游概念,勿讓炙手可熱的明星產品變成燙手的山芋。不然,很可能抱著分一杯羹念頭來,卻跌落了在坑中。
調查顯示,一般手游的生命周期在半年到一年之間,過了這個期限,其日活躍人數就會大幅下跌。喜新厭舊的用戶又會把注意力轉向新游戲。目前,全國有不少于1500個的手游團隊在研發超過2000款手游產品。快一拍,就能占領市場,吃香喝辣,慢一拍,就會一腳踩空,而一著落空,此后將步步落空。
因而,眼下的手游市場,須以理性面對瘋狂,加大研發力度,尤其要加大版權化,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靠抄襲永遠沒有進步,漠視版權而“裸奔”也活不長。
當手游從浮躁瘋狂中清醒過來,才會玩出精彩,玩出持久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