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臨近,日本政府將就是否如期提高消費稅作最后決斷。按照計劃,日本將從明年4月起將消費稅率從目前的5%提高到8%。 提高消費稅率是日本政府對國民和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雖然是實施既定方針,但也存在很高的政治風險。前首相竹下登因為引入消費稅率丟掉相印;橋本龍太郎因提高消費稅率而折戟;野田佳彥則因強行通過提高消費稅率法而致民主黨分裂,最后黯淡下臺。前車之鑒表明,提高消費稅率多少還是有可能成為日本政府的一道坎兒。 眾所周知,日本的財政狀況極為嚴峻,政府債務超過千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99日元),為國內生產總值的230%,在發達國家中名列前茅。提高消費稅率是重建日本財政的重要一環。若不能按期實施,就等于政府失信于民,日本的國債信用等級還可能被調低,長期利率會迅速攀升,惡性循環將導致國債劇增。但是,提高消費稅率也存在風險,恐令來之不易的景氣夭折。 從短期看,提高消費稅率必然會帶來一定時期的消費受挫,經濟景氣將因此而后退。據日本權威智庫測算,增稅后,由于個人消費減少將使日本國內生產總值減少15萬億至16萬億日元。為避免經濟出現大的滑坡,政府可能會確定規模為5萬億日元的刺激措施,相當于沖抵大約2/3的增稅幅度。另有一些具體補救措施還在籌劃中,如直接給低收入者發放現金、對購買住宅者進行補貼、減少法人稅等。 將消費稅率提高3個百分點,大約可增加稅收8萬億日元。而用追加5萬億日元的補充預算進行對沖,實際等于借債堵窟窿,令提高消費稅率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有分析認為日本還可能將增稅的收入轉用于刺激經濟,而非原來計劃的那樣用于填補財政虧空。若如此,提高消費稅率則變成了安倍政府的短期政治工具,偏離了財政重建的航線,也就失去了原來的政策意義。 提高消費稅率意味著提高物價,這對醫治長期通縮似乎有利。不過,若民眾收入得不到提高,百姓生活、特別是低收入者的生活將更加艱難。根據日本央行測算:消費稅率提升3個百分點,將抬高物價2%,再加上央行打算推高2%的目標,日本的通脹率最終將達到4%。從過去的教訓來看,1997年日本將消費稅率從3%提高到5%,曾導致物價上升。由于翌年個人消費受到打擊,工資轉入徘徊局面,日本就此陷入長期通縮狀態。 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本企業為維持競爭力都在削減人工費等經營成本。當下嚴酷的經濟形勢也確實不利于工資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消費稅率的提高勢必導致家庭實際購買力降低,消費的持續低迷,最終還是會使經濟重蹈衰退的覆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