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上海自貿區在倒逼保稅區加速轉型
      2013-09-16   作者:王大賢(崛起戰略研究聯盟秘書長)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已進入倒計時。按照中央部署,上海自貿區是比我國現有特殊經濟區都要開放和靈活的特殊經濟區,是新一屆政府向國內外釋放的最重要的經濟政策信號。從中央的決心和行動看,上海自由貿易區開放領域涉及金融、航運、商貿、服務、文化、社會服務六大領域,將探索面向國際的外匯管理,金融制度創新,這是以開放來倒逼、推進我國深層改革的重大戰略。
        登高望遠,從更大角度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創設,關鍵在上述各大領域的改革突破,可為全國提供極大的示范與指導意義,遠非僅為一地發展提供制度紅利。這也是中央一直強調上海自貿區的試驗實現“可復制性、可推廣性”的目的所在。由此,筆者以為,保稅區的新一輪改革也應迅速提上議事日程。
        我國各類保稅區設立迄今已有20余年,截至去年底,各地共設置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跨境工業區多達六類保稅進出口區110個。各類保稅區、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均能開展國際貿易、倉儲物流、加工制造等業務;保稅物流園區可開展除加工制造外的國際貿易、倉儲物流等業務;出口加工區與跨境工業區基本一致,主要從事加工貿易及相關業務。與自由貿易區更多偏向于服務業及金融業的深度開放不同,總體來說,保稅區主要是針對貨物貿易采取優惠政策,如稅收減免、土地優惠、進出口關稅優惠等。
        當前,多年來在運行中積累的不少問題正制約著我國各類保稅區的發展步伐。譬如:各地保稅區發展狀況、優勢產業、發展方向千差萬別,現行政策制定立足共性,“一刀切”式的措施與各區域個性化需求的矛盾日益凸顯;出口加工區只能從事保稅加工業務,保稅物流園區只能從事保稅物流業務,保稅業務被一分為二,單一型保稅區內產業鏈與供應鏈不配套的矛盾顯現;二線管理偏嚴,海關一直將境外與保稅區之間視為一線、保稅區與境內其他區域之間視為二線,進口貨物進入一線則寬松管理、無需完稅,進口貨物進入二線就嚴格管理,必須完稅;保稅區外匯管理辦法一直未有大的調整,區內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已滯后于區外管理;海關進出境備案情況未與外匯局貨物貿易系統對接,區內企業資金流與物流數據不匹配,以至統計數據失真;質檢、外匯、工商等部門囿于為海關政策配套,難以真正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保稅區內企業外匯收支便利性有待提高。
        毫無疑問,正處于政策調整窗口期的我國各類保稅區,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整合,促進拓展,贏得保稅區“這盤棋”的大活躍。特別是各項政策應適度超前,以真正實現貨物流“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管理原則;有了這一步驟后,在合適的時候再考慮將部分具備條件的保稅區逐步升級為自貿區。
        這意味著需要調整思路,重構政策的頂層設計,以加快對各類保稅區的升級或整合優化。對于條件較好的深圳前海等保稅區,加快實現深港貨物和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共建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在做好深港現代服務合作區的基礎上,自然向自貿區過渡,中期實現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目標。對于天津濱海、重慶等保稅區,盡快向金融貿易園區功能轉型。對于其他保稅區,加快向高端綜合保稅區發展。在此過程中,應跳出“一二線”管理理念,樹立保稅區“一線有序放開、二線高效管住”的服務思路。加大保稅區內服務業對內、外資的開放行業和力度。鼓勵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的制造業的進出口和技術創新產品出口,加大對區內研發中心的支持。全面放開區內外匯結匯政策,建立保稅區人民幣外匯業務一體化系統,將人民幣結算、外匯收付匯及結售匯業務囊括其中,央行、外匯局則事后監測管理。逐步實現保稅區內資金的自由流轉,境外資金進出離岸賬戶自由,不再拘泥于貨物流與資金流一一對應的原則。監管重心后移,將前置性審核轉為對異常貨物貿易和資金流動監測、核查。加快推行保稅區與國內企業的資金劃轉全部實行人民幣結算,盡快構建全國性的外貿數據監管平臺,確保部門之間數據互聯互通和協作監管。有效推進全功能銀行網點建設,為保稅區企業提供全面、高效、可持續性服務。修訂《保稅監管區域外匯管理辦法》,發揮外匯管理政策“試驗田”的作用,秉承區內政策優于區外的特點,在完善區內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政策時進行前瞻性設計。
        構建新型保稅區,離不開機制創新,比如逐步將所有市場管理職能匯總到一個機構,大力減少行政監管復雜度。在保稅區內實行海關、質檢、工商、外匯、稅務等“一站式服務”,建立國辦牽頭,海關、商務、央行、外匯、稅務、商檢、質檢等部門構成的聯席會議機制。在定期召開的聯席工作會議上,落實出臺的措施,評估政策效果,通報各部門管理中發現的情況,由此構建跨部門服務機制等。還有,出臺銀行、保險、信托、基金、外匯等創新政策,在保稅區內先行先試。拓展多種境外融資方式,鼓勵區內企業靈活使用人民幣和外匯投資。支持銀行創新外匯期貨等避險保值衍生產品,放寬內保外貸與外保內貸業務。放開在區內企業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完善外企年檢制度,對區內外資企業全部年檢改為抽檢,條件成熟時過渡為免檢。全面落實貨物貿易的外匯管理新政策,在資本項目系統全面運行,健全統計分析和非現場監測預警體系,構建貿易便利化和風險管理相結合的新型制度。
        在拓展政策外延方面,還有不少“填平洼地”的工作。比如鼓勵地方外匯局結合各地的經濟發展特點與模式,有針對性地制定保稅區外匯管理措施,向總局備案后,展開創新試點。取消區內企業保稅業務與非保稅業務差異化管理,實行主體管理。支持區內企業從事多種貨物流與資金流不一致的貿易方式(如因保稅倉儲、貨物轉賣以及區內企業跨國統一結算導致的資金流與貨物流不一致的貿易方式)。在保稅區內發展離岸金融業務,支持區內企業開展外匯資金集中管理、開展集中收付匯管理,進一步拓展區內外幣計價結算等優惠政策。簡化區內各類企業外匯收支真實性審核。給予區內跨國公司內部結算各種便利,放寬其對外付款審批。將進出境備案數據統一納入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實現資金流與貨物流全口徑核查與總量監管等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上海自貿區概念催漲外高橋房價 一夜之間漲10% 2013-09-14
      · 上海自貿區9月29日揭牌 外資銀行限制將放寬 2013-09-13
      · 上海自貿區將以產品帶動資本項目開放 2013-09-13
      · 上海自貿區方案最快本周披露 含近100項任務 2013-09-11
      · 外資銀行爭奪上海自貿區入場券 2013-09-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视频 | 亚洲综合一区在线 | 亚洲一区在线精品 | 中文字幕国产AV | 五月婷婷欧美日韩 | 亚洲精品亚洲国产3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