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星等6家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因在中國內地銷售液晶面板時存在價格操縱行為被處罰。國家發展改革委依法責令涉案企業退還國內彩電企業多付價款1.72億元。隨即有爆料稱“視像行業協會截留壟斷案退款”。1月8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正式回應,1.72億元退款已到中彩聯賬戶,不存在協會截留問題,因為深圳市中彩聯科技有限公司本身就是由9家彩電企業投資成立的合資公司。 至于1.72億元退款的用途,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中彩聯董事長白為民表示,這筆資金屬于9家彩電企業,視像協會也無權動用,之前9家企業達成共識,認為統一使用,比如用于購買專利等,解決行業面臨的共性問題,可能比分發給各家企業更有意義。中彩聯也將根據股東意愿來處理這筆資金。但中彩聯的股東們所持態度則有些耐人尋味,一些彩電企業對于這筆資金的去向和用途都不愿置評。 觀察此事,筆者不禁想起了前國腳洋教頭米盧的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說到錢,不多。對于年營收幾百億元的國內彩電企業來說,1.72億元實在是個小數字。說到分錢,不難。該誰的,就是誰的,企業拿退款合法合理。縱然之前可能存在一些模糊地帶,既然協會方面表態“如果有企業明確提出分錢要求,中彩聯肯定會根據要求來處理”。企業權益維護問題也就迎刃而解。說到態度,就有些復雜。人的手指不一般齊,9家彩電企業各有想法,遇事若是打打小算盤也是正常的。而協會方面大致本著對本行業發展負責的態度,多以大局為重,常從長遠利益出發,總想著把大家聚攏起來。有時候,出于公心做事也會遇到費力不討好的情況。但無論如何,在我國彩電業集中度較低的情況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向是正確的。 相對于三星這樣實現上下游一體化的全球彩電企業,我國彩電企業從規模、資金、技術等方面都有較大差距。彩電企業之所以在面板市場上吃了虧,歸根結底是實力不夠、品牌不強、話語權不足。試想,蘋果公司采購液晶面板,6家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哪個敢在價格問題上造次? 經過這么多年的競爭,慣打價格戰的國內彩電業也沒有演進到巨頭時代,企業數量依然較多,利潤微薄。行業一盤散沙、企業單打獨斗,結果只能是被國際巨頭各個擊破、漫天要價。因此,國內彩電企業必須加速做強,盡快提高價值創造能力;同時,彩電行業要五指并攏形成拳頭,傾力發展國產面板,做好面板集體采購,有效維護自身利益。 在市場經濟中,政府是裁判員,企業是運動員。我國首次對境外企業實施價格壟斷處罰,傳遞出政府出手強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信號。但是,市場競爭從來都是憑實力說話。彩電行業上下游之間的博弈,終究需要企業依靠自己的努力,贏得尊重、掌握主動。與面板生產線動輒上百億元投入相比,眾所關注的退款1.72億元可謂杯水車薪。 當下,彩電業還是要集中力量干好轉型升級的大事,把錢用到刀刃上。若不如此,只能是退款易,受益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