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財稅體制目前不會“大分大合”
      2012-12-27   作者:魯寧(上海 學者)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魯寧

        隨著明年“營改增”試點的繼續擴大,普通民眾已從報上和網絡上讀到了地稅部門“人心浮動”的新聞。昨日有最新報道甚至寫道“地稅分拆在河南已有跡象,已有河南某市地稅人員填寫了分流意向表”云云。該報道進一步稱:“一位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針對稅務系統機構調整流傳有一個方案:將地稅進行拆分,部分進入國稅,部分進入財政系統。”
        財稅體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社會運行體制,它是國家基本制度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不是可以輕易改動的。筆者認為,財稅體制目前不大可能“大分大合”。先簡單梳理新中國財稅體制的演進。最早,財政與稅務是同一機構,稱為“某某財稅局”,其中“財”主導預算編制及財源分配,也即“財”的功能集中于主持花錢的事;“稅”則主要負責收稅。當主持花錢和收稅是同一撥人時,其弊端猶如事業單位廣遭詬病的“自收自支”。
        財稅“自收自支”在計劃經濟年代還勉強湊合,到了市場經濟年代弊端就立即放大。于是,1980年代先將“財”與“稅”分設,前者作為政府財政的宏觀調控部門,承擔政策制定、編制和落實預算并監督預算執行;后者則專一承擔收稅職能。那個年代,國內沒有“五級財政”(中央一級和地方四級)一說,整個國家吃財政大鍋飯,中央財力則靠各省實征稅收按比例上繳中央。到了1990年代初,各省普遍少報瞞報稅收,以達到減少向中央上繳的目的,中央由此手頭越來越緊。于是國家開展了影響深遠的中央與地方分灶吃飯的“分稅制”改革,并將稅務部門分拆為國稅和地稅。
        回顧這一過程,有個歷史細節值得思索:“分稅制”從1988年開始動議,到1994年正式啟動費時整整6年,這說明,但凡涉及國家重要制度的改革,決策層一向是非常慎重的。
        “分稅制”的主要好處是對中央稅與地方稅作了區分,雙方各收各的,并徹底化解了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鞭打快牛”所造成的沖突和矛盾,同時極大調動了地方發展經濟、主動培育涵養地方稅源的積極性。放在中國財稅史長河中看,并橫向比較各國財稅制度,應當承認,這是中國特色財政制度對全球稅制的一項重大創新。
        然而,任何制度的優劣皆受時勢之變而變。現如今,一方面地方事務比20年前大大增加,地方需要花錢之處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為減輕流通企業稅負,地方必須主動進行“營改增”稅改。
        可由于營業稅系地方稅,增值稅的大頭歸中央,這就在社會層面造成了誤讀,以為如此試點必造成地方手頭更緊。其實,“營改增”并非中央逼地方改,而是地方主動要求改。地方的“算盤”是,通過減輕稅負培育地方企業稅源。而根據現行“分稅制”安排,“營改增”帶來的增值稅,中央僅過一道手而已,大頭依然返回給地方使用。
        此外,判斷“分拆”在目前之所以不可能,還在于“營改增”的本質不是中央搶地方的“稅碗”,而是鼓勵地方通過此項稅改減輕流通企業稅負,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培育更大的“稅收蛋糕”,所以才有中央對地方“營改增”稅收的事實返還。其次,營業稅并非地方稅之唯一稅收,地方稅品種遠比國稅要多,房產稅一旦擴容,地稅工作量將立即重新增加。
        當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實施近20年的“分稅制”若作重大調整,肯定會牽涉到機構設置的調整變化。相信全國人大、國務院財政口、中央編辦等早已啟動方案論證、比較等可行性預研,但目前及未來數年,或許都將只局限于此。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構建財權與事權相順應的財稅體制 2012-09-28
      · 土地財政凸顯財稅體制改進必要 2012-09-03
      · 國務院:深化金融財稅體制改革 推進電油氣價改 2012-03-27
      · 謝旭人:從三個方面推進財稅體制改革 2012-03-19
      · 財力事權不匹配倒逼財稅體制改革提速 2012-03-0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亚洲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丁香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国产无线码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