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學會與貿易保護主義共存
      2012-10-11   作者:賈壯(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員)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10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表調查報告稱,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建議阻止這兩家企業在美開展投資貿易活動。華為和中興公司8日相繼發表聲明,對上述報告予以駁斥。
        與中美關于光伏等產業的摩擦不同,華為和中興在美國遇到的挫折還不至于對各自現有經營狀況產生太大影響,2001年華為在美國的銷售額為13億美元,在其全球約324億美元的總量中占比很小,中興去年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約為4億美元,主要來自于手機終端,其中只有不到3000萬美元來自系統設備。不過,美國是通信設備市場里的“藍海”,未來增長潛力巨大,華為和中興都對這個市場寄予厚望,并且進行大量投入,對于目前遭遇到的政治刁難,不應等閑視之。
        美國國會的報告長達52頁,但洋洋幾萬言中卻找不到確鑿證據支持其建議,行文句式多是“未能提供足夠信息解釋清楚“或者”未能提供文件讓情報委員會信服”。美國國會這種基于未來或有風險對中國企業另眼相看的做法,實在讓人懷疑其真正動機。放到中美摩擦的大背景下看待這次事件,其實不難找到背后原因。經濟方面,經濟危機之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是其中的排頭兵,為了保護國內的產業,美國政府近年來出臺過多項涉嫌貿易保護的政策,盡管備受詬病,但美國政府仍然我行我素。策略上,單純強調保護國內市場難以啟齒,戴上保護國家安全之類的高帽子就會冠冕堂皇得多。政治方面的原因更好找了,在每次選舉中中國議題都會拿出來炒作。如果美國的選舉期和失業率高企重疊,結果一定是保護主義盛行。近期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階段,關于對華政策,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又給出很多非常美國化的承諾。另外一個政治方面的因素是意識形態,麥卡錫主義破產已經半個多世紀,但經無聊政客翻攪,其殘渣余孽仍會不時浮上水面。對于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有些美國政客懷著本能的反感,喜歡一個人不需要任何理由,但討厭一個人卻可以找到很多理由,如果始終以有色眼鏡看待中國企業,總是能夠拿出排斥的理由。中興和華為在新興市場中占據份額較大,其中不乏美國的死敵,“恨屋及烏”,不跟你玩兒了。
        改變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做法非朝夕之功,中國企業要想繼續開拓美國市場,恐怕得加快學習保護主義背景下的生存技巧。首先是在對方的游戲規則下積極行事,中國企業以往遭遇到貿易保護時,多是抱怨對方政府做法,解決問題努力不夠,辦法也不多。一位國際投行的中國首代曾表示,中國企業很多時候敗在不適應對方的游戲規則,用中國的話說就是沒有找對人。這個方面,華為和中興的做法非常積極,先是主動要求美國調查以正視聽,再是積極配合對方調查,同時還到美國的K街尋求專業游說機構的幫助,盡管最后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態度和做法已經相當本土化。
        中國企業還應該學會低調務實的行事風格,在任何一個國家,能源、金融、通訊等都是非常敏感的行業,如果動不動就以“占領”、“控制”等扎眼的字眼來表述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行為,很難不引起東道國民眾和政客的反感,不是被人當成暴發戶,就是被誤認為是掠奪行為,容易使本來只有經濟目的的企業行為,被當成是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甚至是敵對行為。在這個方面,中國的企業和傳媒界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當然,中美貿易環境要想徹底好轉,還需要兩國相關部門在雙邊和多邊框架內積極對話和溝通。合則兩利,斗則兩傷,以通信企業為例,市場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美市場份額有限,而思科等企業在華業務比例日益上升,如果真的產生經貿摩擦,思科的損失可能會更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各國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 世貿規則有待重設 2012-09-25
      · 歐洲不該縱容貿易保護主義 2012-09-10
      · 警惕貿易保護主義新趨勢 2012-06-27
      · G20領導人峰會將舉行 我國重申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2012-06-17
      · 需高度關注貿易保護主義蔓延 2012-05-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络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视频播放器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