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于青蘋之末。剛剛過去的這兩個星期很不平常。這種不平常不只是因為在6月30日這一天全球需要進行閏秒調整,這一天要比平常多加一秒。更耐人尋味的是,有好幾件大事都發生在這兩個星期。這些事件看似各不相關,其實聲氣相應,很玄妙地把未來全球的實力結構預展了一下,并由此暗示了一個經濟大拐點的到來。
那么,哪些事情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呢?一是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二是歐盟峰會出現意外成果,三是中國神九和蛟龍上天入海,四是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及新一任特首履職。當然,有影響的事遠不止這些。這幾件看似不相關的事件由于涉及的面很多,僅從經濟層面看,就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思考。在此,分內外兩方面加以探討。
首先,從外部環境看,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是對其近年籌劃的重返亞洲計劃的集中宣示,將對未來亞洲的政治經濟架構有極大影響。6月29日,美國糾集了22個環太平洋國家舉行聯合軍演。這其中,俄羅斯是第一次參加軍演,唯獨中國沒有受邀請。更為詭異的是這次軍演有兩個特征,一是有多個東亞及東盟國家參演;二是軍演主要在太平洋西岸進行。
這樣做可謂“一石三鳥”。一是打破了東盟“十加三”的平衡,在東盟部分國家與中國之間制造了嫌隙,影響了中國在亞洲地區的發展;二是緩解了美國經濟的內部壓力,為美國向其他國家兜售軍火提供了展示平臺;三是埋下了亞洲地區未來沖突的種子,為美國高調介入亞洲事務留出了伏筆。
可以說,美國此舉不只是一次常規行動,而是有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圖謀的。再加上最近的南海問題,美國的所作所為,已經讓菲律賓、越南等國看到了“渾水摸魚”的機會。此次軍演既可以打破亞洲的平衡,又給了某些國家明顯的暗示。這在經濟上對中國的干擾是很明顯的,不僅會影響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進而影響中國經濟的運行軌跡,也會影響亞洲經濟的運行軌跡。
在歐盟方面,6月29日閉幕的歐盟峰會傳出了不少意外信息。一是推出了1200億歐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二是允許歐元區救助工具在特定條件下向成員國銀行直接注資;三是允許救助工具直接購買成員國國債。受此影響,當日歐元一改以往頹勢,出現一波強勁上漲,全球各主要市場也因此出現了一波漲勢。這些突發新聞說明什么呢?
有分析認為這是德國在峰會上妥協的結果。其實,問題沒那么簡單。因為歐債的問題本質是歐洲政治問題。歐債危機之所以鬧得那么大,關鍵是以德法為主導的歐元區國家還存在矛盾。歐債危機說到底是歐元區如何來做政治協調,F在,德國做出了以經濟換政治的讓步,這實際上是在加強歐洲政治的一體性,對穩定歐元及歐元區經濟很有利,由此也可以判斷歐元區正走向拐點。
現在,回過頭來看內部情況。這兩個星期至少有三件大事對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有重要影響。一是神九升空,二是蛟龍入海,三是我國香港特區新一任特首就職。
相對于歐美的政治軍事動作,中國神九的升空和蛟龍的入海也具有角逐意義。6月29日,三名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完成了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之后,再次乘坐神舟九號平安返回。27日中國“蛟龍”號下潛達到水下7062米。這兩件事情對于大國之間在外太空的競爭,以及在海洋領域里的力量對比,有復雜而又深遠的影響。由此,也影響了國家間的經濟關系,并影響了世界經濟的走向。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紀念日,也是我國香港特區新一任特首就職第一天。15年來,“一國兩制”在我國香港的成功實踐,不僅對我國香港社會有影響,對今天中國內地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將有所啟發。加快政治體制改革,建設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正是中國內地下一步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對未來中國的經濟社會走向同樣具有深遠影響。
綜合觀察上述這些事件,表面看關聯不大,實際上從外部看,它預示著全球實力結構以及亞洲的地緣關系正在改變;從內部看,也表明中國的政治經濟改革已經到了需要應對新局勢的時刻。這一切都將徹底影響經濟運行的固有軌跡,也可能預示一個經濟大拐點的到來。對此,早做準備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