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加大處罰才能消除“認罰不治污”
      2012-04-17   作者:吳學安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近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五家環保組織發布紡織行業污染調研報告,諸多知名企業供應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防治違規情況。報告直指被點名的名企業排污量大,用水效率低,而且,在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遠沒有其廣告投入的多。
        我國環保執法中普遍存在“兩高一低”現象,即環保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環保執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執法困局是近年來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頻發的根源所在,也是使環境保護法成為“軟法”,環境違法有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污染企業“寧愿認罰也不治污”就會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法律不能讓違法者通過違法行為而獲利。2004年8月,英國一家公司在接近鄰國愛爾蘭地區的一家工廠排放出的氣體超標35倍,而且含有疑似致癌物質。僅僅是疑似,愛爾蘭環保局就處以這家公司4.2萬歐元的罰款,而法院又判決了11萬歐元的罰金。這個數字實際上不是賠償受害人的實際損失,而是要使違法者交出通過污染環境而獲得的利益。
        我國處罰環境污染事件當事人的有關法律法規,一般處罰就是罰款,只有造成重大人身傷害事故者,才有可能被追究其刑事責任。通常對那些違法排污者大多采取罰款了事,以至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現象時有發生。
        環保執法要走出“認罰不治污”的誤區,就必須運用重典,特別是對污染事件的直接責任人更要采取重罰的經濟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凡事都要講究“成本-效益”,倘若造成污染的始作俑者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很低,而獲得的收益卻很高,那么,他們就會選擇放任污染而不會在防治污染上加大投入;反過來,如果讓污染始作俑者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大大超出他們排污所獲得的收益,那么,他們才可能有所收斂,更加注意環保問題。要從根本上消除“認罰不治污”怪象,當務之急是豐富執法手段,加大處罰力度,讓違法排污者感到“切膚之痛”。
        具體說,法律不應設定最高罰款限額,應采取比例罰款制。同時,也要加大刑罰處罰力度,運用嚴厲手段制裁環境污染行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兩會博客]加大違規商超企業處罰力度 2012-03-06
      · 整治虛假廣告還需加大處罰 2012-02-29
      · 處罰聽證 細節規范決定成敗 2011-11-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韩国资源一区在线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