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董事總經理兼聯合創始人布拉德·達拉姆(Brad
Durham)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由于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憂放緩,今年以來機構投資者已開始積極布局美股,導致三大美股指數持續創出階段性新高。
他預計,美股相對較低的估值水平和個人投資者尚在進場的“熱身階段”將預示美股在今年有望進一步走高;包括中國股市在內的新興市場也將受益于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改善、通脹率回落以及國內經濟政策趨松。
EPFR是知名的基金資金流向監測機構,其追蹤全球近4萬只共同基金,資金監測規模達16萬億美元。
中國證券報:美股今年以來走勢很好,道指、標普指數和納指接連創下階段新高。但是從資金流向來看,美國股票型基金的個人投資者連續被監測到資金凈流出,這是否表明投資者對美股的信心仍然不足?
達拉姆:美國股基的個人投資者確實是美國股基的凈贖回者,截至2月15日,其今年迄今的贖回規模達到67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機構投資者同期凈申購115億美元的美國股基。事實上,我對個人和機構兩者的投資情緒差異感到鼓舞,因為回顧歷史,我們看到,個人投資者通常是在一波上漲行情的末端才開始參與其中,這就使得個人投資者的資金流向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逆向指標,成為高位接盤主要資金來源。當然,只要個人投資者開始對美國股市感到有信心,將會為美股上漲提供更多動力。
從數據上看,個人投資者已經連續11個月凈贖回,這表明從資金流向的角度來看,在這輪上行行情暫停之前和個人投資者開始進入股市之前,美股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個人投資者沒有參與美股一月份的“狂歡”便是一個例證。
中國證券報:從專業的角度看,基金的資金流向是金融市場的先行指標還是滯后指標?了解資金流向的意義何在?
達拉姆:我認為資金流向是全球資產價格的最終推動力,在當前這個流動性充裕的環境里,追蹤資金流向很重要。基金的資金流向即可認為是先行指標也可視為滯后指標,因為機構投資者的資金布局更多呈現先行指標的特點,而個人投資者的資金布局則相對滯后。
中國證券報:對比歷史數據,你認為美股現在處于一個什么位置?結合資金流向特征,你對美股今年的走勢做何預期?
達拉姆:當前的美國股市主要受宏觀經濟改善和投資者情緒恢復平靜的驅動,特別是歐洲央行推出的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穩定了金融市場,使投資者增加美股等風險資產的倉位。
近年來股票一直被忽視,因大多數投資者將資金流向債券基金。據EPFR對美國本地注冊股基的數據追蹤,自2011年開始,投資者凈申購了1100億美元債基,但同時凈贖回910億美元的債基。而在今年1月份,美國注冊股基的凈申購金額在過去一年來首次超過債基。
由于美國債券收益率較低,而美股估值處在一個歷史較低水平,標普500成分股的預測市盈率在15倍左右,這使得投資者發現股票在未來數月里或會是更有吸引力的投資品種,這將給股票投資回報提供更大動力,前提是美國經濟數據保持強勢,且歐洲主權債務市場不會再遭受重大沖擊。
我預計,美國股市今年將有更多的積極表現,投資者不單單能夠在今年一月份收獲不俗的回報率,且在今年年底之前將有進一步收益。
中國證券報:新興市場股基的資金流向在2011年整體呈凈流出態勢,而2012年以來資金流入新興市場股基的趨勢很明顯,你對此如何解讀,是否投資者已開始看好新興市場股市?
達拉姆:據EPFR監測的數據,新興市場股基在2011年被監測到468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出,成為僅次于2008年的第二差年度表現。但是今年迄今投資者開始回歸新興市場,新興市場股基在首七周累計吸引了19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這令人印象深刻。預計投資者會繼續受新興市場經濟增長的吸引,且該地區日趨寬松的貨幣環境和對歐債危機的擔憂減少將會使得風險資產如新興市場股票更具吸引力。
在經歷去年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MSCI)新興市場指數累計20%的下跌后,今年以來,投資者逐漸清醒地意識到新興市場相對較好的公共財政狀況、較強的經濟增長前景以及多數經濟體實現通脹觸頂回落打開貨幣寬松空間,種種因素將會對該地區的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構成支持。
中國證券報:最近的資金流向似乎表明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保持高增速越來越有信心,中國股基開始連續七周吸引資金凈流入,這種情形會否持續?
達拉姆:中國股市現有的環境是有利的,相比以往,其對全球投資者來說更具吸引力。MSCI中國指數在去年下跌超過20%,但是今年迄今已經上漲超過15%。EPFR監測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凈流入中國內地股市的外資規模接近50億美元,相比較去年中國股基被監測出現累計105億美元的資金凈贖回,這是很受鼓舞的現象。其中,中國概念股基(即100%投向中國股市的基金)年迄今吸引了約2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
另外,在過去幾個月時間里,在中國資產上配置較多的幾個基金組如全球配置型新興市場(GEM)、亞洲(除日本外)和全球配置型股基都持續有資金凈流入。很明顯,投資者現在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放緩,轉而相信能夠實現軟著陸,即經濟增速不會出現大幅下滑。在經歷了過去數年的黯淡表現后,中國股票估值在一個很有利的水平。我們預計,假設中國A股價格升至預測市盈率10至11倍,那么A股較當前水平仍有逾10%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