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湯敏:用“公益金融”填補草根貸款真空帶
      2011-05-12   作者:記者 張媛/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金融大家談

          專訪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

          微型企業和農民等“草根階層”的貸款匱乏問題一直是世界各國面臨的一個難題,對于擁有9億農民的中國而言,更是迫切需要解決。近年來,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此做了各種努力,但這一頑疾依然難以得到根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指出,要解決微型企業和農民貸款匱乏的問題,將公益和投資相結合的“公益金融”是一個有意義的探索。
        “目前的現實是,大企業越做越大,小企業卻越走越難,尤其是在農村地區,農民要想拿到銀行貸款更是難上加難,”湯敏這樣感嘆到,2008年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顯示,我國西部共有高達2645個“零金融機構鄉鎮”,在人均GDP分別是我國1/8的孟加拉和1/4的印度,情況都要好很多。
        “傳統金融機構‘扶大棄小’是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湯敏分析稱,在目前的金融體制中,傳統金融機構是從成本收益的角度“擇優”而非“則需”選擇貸款對象,農村項目自然就成為他們所不屑的“不毛地”。長期缺乏正規金融機構有效的資金補給,農村事實上成了這些金融機構所未覆蓋到的“真空帶”。即使是近來發展較快的小額貸款公司,由于其較強的商業化取向,絕大部分也不愿意去農村,尤其是貧困農村去運作。
        “他們不敢貸、不愿貸和不會貸,我們就得想新辦法。”湯敏認為,新辦法就需要“公益”的參與,這在其他國家也有先例。孟加拉國經濟學家、有“窮人的銀行家”之稱的穆罕默德·尤努斯1976年在孟加拉國創立了小額貸款方式,作為一種以城鄉低收入階層為服務對象的小規模的金融服務方式,既是一種金融服務的創新,又是一種扶貧的重要手段。 
        湯敏說,“我曾多次與尤努斯交流,他開展社會投資、發展‘公益金融’的模式完全是我們可以推廣的。”他補充到,雖然目前尤努斯面臨政治等各方面的壓力,印度等其他國家致力于扶貧的金融項目也開始顯露出一些問題,但這不能抹煞“公益金融”這種模式的意義,將其合理的利用和推行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
        湯敏表示,社會投資是介于過去“做企業賺大錢和做慈善光投錢”這兩者之間的概念,既實現了一定的社會公益目標,又獲得了一定的回報、具有可持續性,也就是“做了好事不吃虧”。
        “其實農村不乏具有穩定收益、能讓投資者不吃虧的項目。”據湯敏的走訪調查,目前中國農村有很多不賺大錢、但能夠跑贏銀行利息并可以大面積推廣的項目,但農戶由于無法獲得銀行貸款,迫不得已尋求年利率高達36%以上的高利貸。“背負如此高利率的貸款依然能夠盈利并長期發展,如果獲得利率合理的貸款,那將是大有可為的。”
        對此,湯敏不僅是倡導者,也是實踐者,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目前設計中的主要面向農戶提供貸款的“扶貧保值貸款”就是這樣一個探索。
        采訪中,湯敏問《經濟參考報》記者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讓你提供五萬元或者數額更小的貸款用于農戶脫貧致富,貸款利率是目前銀行存款利率的兩倍,并有擔保方為貸款提供擔保,這樣的投資,你愿意嗎?”
        湯敏以內蒙古武川縣一個由全國三八紅旗手領導的、有600農戶參加散養土雞和土雞蛋的合作社為例,說明了扶貧保值貸款的具體操作方式。“這個項目發展的不錯,目前雞蛋已直送人民大會堂,當地想擴大規模、讓更多的貧困戶參與,卻苦于沒有資金,過去六年都只能求助年息30%以上的高利貸。”
        湯敏表示,考察中一位農戶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能說明這一模式的意義所在。“兩位70多歲的老人帶著一個4歲的孫子生活,全家僅靠每月兩百元的政府救濟金生活。”據他介紹,二老從養雞合作社領養了50只母雞,每月能賣600元錢的土雞蛋,但飼料費就高達450元,凈收入十分微薄。“他們希望領養200只雞,每月就能有600元的凈收入,但就缺2000元的投入。”
        湯敏為這個農戶算了一筆賬,如果借給他2000元,用當地信用社9%的利息,月息18元,每月純收入就是582元,即使減去還本金的167元(2000/12),也有415元,對這兩位老人來說,這是一筆大收入。對于放貸人來說,9%的利息是存在銀行中利息的近三倍,即使是減去擔保的3%至4%左右,回報也有5%至6%。
        “把錢借給農民,既扶了貧又保了值,何樂不為?”這其實就是湯敏所設想的個人對個人的貸款方式。據他介紹,在國外,這種模式已運營多年;在國內,貸幫、宜信等機構已在小規模進行試驗。
        湯敏表示,這一想法的產生也緣于普通大眾目前面臨的保值困境。一方面,高通脹和低利率使他們需要更合理的投資以保值抗通脹;而另一方面,證券、房產等投資渠道因其復雜性、風險性或者較高的資金要求無法成為普通百姓的理想選擇。他認為,長久以來,普通大眾的資金是通過傳統金融機構用于投資的,金融機構的盈利性使得這種方式無法實現扶貧和保值的雙重目標。“普通百姓的投資需求和農村的資金需求之間需要更直接的對接,扶貧保值貸款就是這樣的嘗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哈爾濱銀行:主辦公益金融論壇 2009-09-25
      · 項俊波:農村金融發展面臨四大問題 2010-05-31
      · 稅收優惠政策助力農村金融發展 2010-05-28
      · 蔣定之:農村金融機構貸款分類準確性不樂觀 2010-04-16
      ·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建設將加力 2010-03-01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思思99热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 | 日本片高潮在线观看 | 青青国产揄拍视频 | 午夜国产欧美理论在线播放 | 在线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