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柴油荒’。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營加油站因缺油而停業。在浙江、江蘇、廣東等地,不少加油站實行限量加油。主要原因為柴油減產以及突擊減排造成的需求上升。”(11月8日《新京報》) 根據“十一五”規劃,我國單位GDP能耗在5年內必須下降20%。為在今年底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不少地方紛紛出臺拉閘限電政策,但這一拉一限卻不能盲目和機械,它需要決策者和執行者就事論事,具體分析,分別對待。 適度且正常的拉閘限電并非不可為,比如可以拉那些污染重、能耗過大企業的閘,限那些不必要的“光亮工程”、景觀燈的電,但個別地區以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為名,采取拉閘限電影響群眾生活的行為則既不得民心又有違節能減排的初衷,如今“柴油荒”席卷多座城市,這既有成本增加煉油廠停產,柴油供給量減少的原因,更有拉閘限電盲目進行,導致發電機用量增加,進而柴油消費量猛增的緣故。 年末將至,一場為了完成節能任務而拉閘限電的最后決戰,已在多地漸次上演,為了完成能減排任務,限電沒商量。受突擊性限電制約,不少企業不得不自備柴油發電機,不少百姓不得忍受生活的不便利,進而既增加生活成本又無益節能減排,例如因不能做飯而去飯店吃飯,從而形成家里節能飯店耗能的畸形。因此,機械化和形式化的節能減排,拉閘限電舉措不僅沒有節約資源,而且還會形成更大的浪費和污染,這無疑與國家節能減排的目標和要求背道而馳。 正如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近日針對節能減排中的拉閘限電現象說的那樣“大面積停電給老百姓生活、給企業生產帶來很大影響,大家怨聲載道。我們要真正弄明白,節能減排靠的是發展,而不是靠拉閘限電!我們要學會分析問題、研究問題,不能就節能減排而節能減排,不能簡單地‘卡’和‘壓’!要加強分類指導,統籌協調,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節能減排的實質就是要保證科學發展、永續發展,保證發展為民!” 柴油荒再次顯示盲目拉閘限電的弊端,無論是拉閘限電,還是其他節能減排的方法和措施,都不能走過場,也不能一刀切,更不能臨時抱佛腳。面對節能減排的要求,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深入調研,具體安排,要弄清楚那些能源是需要企業和老百姓重新認識和使用的,可以節約。要搞明白哪些排放是企業生產和老百姓生活的必須,不能減少。同時更要糾正節能減排中類似簡單拉閘限電等錯誤做法,要從切切實實為百姓著想,為企業分憂,為節能減排獻計出力的角度完成節能減排的指標,節能減排不能盲拉閘亂限電,否則節減不成反填忙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