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三繼續爆發,午后一度大漲1.90%,盤面上,板塊全面開花,自貿區、交通運輸、券商等板塊強勢井噴。消息面上,據了解目前相關部門已收到沿海、內陸和沿邊多個省市和地區上報的自貿區方案。另外,香港證監會也表示已經批準滬港通項目,加上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支撐,本周股指上漲基本修復10月中旬的調整。與此同時,市場對降準、降息預期逐漸升溫。中金更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預期明年央行全面降準四次并降息兩次,貨幣條件較今年加快放松。
滬指兩連陽修復調整 題材“遍地開花”
昨日早盤,兩市雙雙高開,震蕩后展開上攻,指數繼續強勢反彈。滬指強勢收復2350點、20日均線。午后兩市股指一度加速上攻,漲幅擴大,滬指一度漲近1.9%%,但隨后在高位短暫回調,漲幅縮小,報收2373.03點,上漲1.50%。通過本周的上漲,10月中旬的調整已基本修復。
股指上漲的背后,是各概念板塊的推波助瀾,其中,自貿區題材再次掀起“炒地圖”之風。繼上海自貿區之后,第二批自貿區有望于近期獲得批復。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強調,對上海自貿區取得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能在其他地區推廣的要盡快推廣,能在全國推廣的要推廣到全國。據悉,天津、廣東、福建有望入圍第二批名單,其中,天津自貿區將重點發揮融資租賃業務功能,昨日相關概念股聞風而動。
另外,近期呼聲最高的滬港通也漸行漸近。香港證券監管部門已經批準滬港通項目,不過該項目還有待中央監管部門的批準。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表示,為啟動該計劃所需做的所有監管工作香港都已經完成。受此消息影響,券商股昨日表現出眾。截至收盤,東吳證券(601555)漲超7%,盤中沖擊漲停,國元證券(000728)、光大證券(601788)、西部證券(002673)等個股全線收漲。
進入10月份后,A股市場迎來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的密集期,這也支撐了股指的上漲。據統計,截至10月27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106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4年三季報業績。另外,還有392家上市公司預告了今年年報業績。從統計數據中可見,今年三季度凈利潤和年報預告凈利潤實現雙增長的公司共有229家,其中,家用電器、紡織服裝和建筑裝飾等三行業雙增長公司占比居前。
中金預期明年降準四次、降息兩次
股指上揚也令市場對降準、降息預期再度升溫。10月27日,中金公司表示,相對于經濟增速放緩,中國政策調整顯得滯后;鑒于阻礙中國宏觀政策發揮逆周期操作功能的因素正逐步消解,預計2015年貨幣政策將向逆周期操作的功能回歸,預期明年央行全面降準四次并降息兩次,貨幣條件較今年加快放松。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最新研究報告中預計,政策回歸逆周期操作有助于經濟增速回歸潛在增長率,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估計7.3%,較今年小幅下降;到2016年增速回升至7.5%,向潛在增長率回歸。報告指出,如果說中國經濟已經從上個10年年均近10%的增速放緩到現在7%-7.5%左右的“新常態”,那么各項宏觀和行業政策的調整也需要快速進入“新常態”。
“相對于經濟增速放緩,政策調整顯得滯后,”報告稱,“定向寬松政策缺乏透明度,且帶有指令性配置資源色彩,降低了貨幣政策引領預期的功效,并有違推進市場化改革的長期目標。當前貨幣政策總體仍偏緊。”
相對于中金高舉降息的旗幟,大摩的觀點則偏保守。在最新發表的觀點中,大摩認為,中國全面降息并不是當前可能性最大的政策選擇。大摩認為,中國央行不愿全面降息主要由于3方面的顧慮:1.
降息屬于強刺激政策,可能被視為不愿推進結構性改革的信號;2. 中國降息剛好趕上美國加息,可能導致息差收窄并引發資本流出;3.
由于貸款利率已經放開,削減基準利率可能不會影響實際借貸成本。
雖然不認同全面降息觀點,但大摩也認為,如果中國宏觀經濟進一步放緩、CPI通縮跡象明顯,中國央行仍可能實施全面降息和降準。大摩在報告中指出,雖然定向寬松短期內可以更好地控制流動性的去向,但貨幣政策的本質決定它不應該通過偏向特定板塊來影響經濟結構。
總理稱重點推進6大領域消費 相關概念股望爆發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2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要求重點推進6大領域消費。一是擴大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消費,提升寬帶速度,支持網購發展和農村電商配送。加快健康醫療、企業監管等大數據應用。二是促進綠色消費,推廣節能產品,對建設城市停車、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較多的給予獎勵。三是穩定住房消費,加強保障房建設,放寬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條件。四是升級旅游休閑消費,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實施鄉村旅游富民等工程,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五是提升教育文體消費,完善民辦學校收費政策,擴大中外合作辦學。六是鼓勵養老健康家政消費,探索建立產業基金等發展養老服務,制定支持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的稅收政策,民辦醫療機構用水用電用熱與公辦機構同價。用更好的產品與服務,讓人們放心消費、享受生活。
市場人士認為,國務院部署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等事宜,意在采取措施“穩增長”,相關概念股有望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