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關注的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7.4%公布,A股市場周三的反彈行情戛然而止,盡管股指小幅回落后仍在新絲綢之路等概念板塊的帶動下有所回升,但上市公司一季度的業績增速仍是市場人士不得不關注的問題,A股市場業績警報亦再度拉響。
資金追捧局部熱點
盡管滬深兩市股指昨日雙雙低開,但在受IPO重啟消息刺激的券商板塊拉升之下,兩市股指一度快速沖高。但上午10點,一季度經濟形勢發布會公布了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的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12821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環比增長1.4%。受此消息影響,兩市股指上漲動力快速消退,雙雙出現快速下跌,并雙雙翻綠。
而新絲綢之路等概念板塊由于受到相關政策利好,被市場資金一致看好,其快速反彈帶動股指在跌破2100點后回升,盡管此后未能突破早盤高點,但仍使得上證指數守住了2100點整數位。兩市全天合計成交1592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了308億元。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走勢,主要還是數據雖然處于政府目標以下,但相差不是太多,而二季度的數據在近來穩增長政策刺激下可能會有所回升,所以市場資金目光都集中在政策出臺較為集中的新絲綢之路等概念板塊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A股政策市的特點。在系統性機會較為缺乏的情況下,追捧熱點概念也成為了市場存量資金無奈的選擇。
盤后數據顯示,絲綢之路板塊成為了昨日少數幾個仍有資金凈流入的板塊之一,盡管其絕對值僅為1.45億元;而從最近3個交易日的情況來看,絲綢之路板塊更是高居兩市資金凈流入榜首,其板塊累計漲幅已達到8%,龍頭股新疆城建的累計漲幅更是高達21.60%。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毛長青等認為,周三公布的一季度GDP以及3月工業、投資、消費增速等實體經濟數據顯示,基本面主導的市場內生運行邏輯仍然偏負面。不過,從輿情導向上看,投資者對后續穩增長政策的預期反倒可能會升溫。在4月上旬證監會新一輪機構和人事調整剛落下帷幕,新股發行工作就準備重啟,這在時間點上略早于預期。短期來看對市場情緒會有負面影響,對創業板的影響則可能會更大一些。而已過會的20余家公司近期可能重啟IPO,這方面的猜測對市場的沖擊力應該更為直接。在當前市場缺乏內生的投資主邏輯、基本面沖擊和IPO重啟又相互交錯,在策略上只能是退而尋找局部行情。
業內關注一季度業績
雖然一季度GDP數據在市場預期的7.3%~7.4%的范圍之間,但由于其處于7.5%的政府目標增速以下,還是對市場走勢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股指早盤的由升轉跌也契合得異常合拍。
與此同時,更多市場人士關注的則是在經濟增速下滑背景下,上市公司一季報的披露情況。盡管從目前來看,上市公司預報的情況好于預期,但績差公司往往拖后公布的現實仍然使得分析師們樂觀不起來。
上述私募基金人士亦稱,上市公司一季度的業績增速要想整體有所表現已經很難了,能保持去年同期的增速已經不錯了。盡管如此,像創業板這樣按2014年業績算估值仍然高企,同時納斯達克指數又開始回調,其調整幅度顯然還不是很充分,市場仍將繼續釋放風險。A股市場的下跌警報其實已經再度拉響了,現在就要再次看看前期政策底的支撐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