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從5月開始進入盤整期后,本周(5月12日-5月18日)滬深基指也繼續震蕩走低。和近期低迷的股票型基金相比,債券型基金無論是業績還是發行規模都占據了上風。隨著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周期進入中后期,債券型基金的轉折點可能很快就要來臨。 統計顯示,滬基指5月18日收于4559.02點,5月11日收于4556.48點,上漲2.54點,微漲0.06%;深基指5月18日收于5657.67點,5月11日收于5678.09點,下跌20.42點,微跌0.36%。 滬深基指的連續盤整與近期連續出臺的宏觀調控政策不無關系。央行12日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說明目前整個市場的通脹水平仍然維持高位,通脹仍是未來影響股市的關鍵因素。大成內需增長擬任基金經理楊丹指出,在通脹水平沒有出現明顯下落的情況下,為了抵御通脹而持續推出的穩健政策應不會出現方向性改變。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依舊存在,在貨幣趨緊的環境中,僅僅依賴估值修復很難出現大規模行情。 盡管大盤止跌企穩,但指數型基金依然全面下跌。統計顯示,本周指數型基金平均凈值微跌0.08%,ETF基金平均下跌0.13%。但與去年持續的深強滬弱格局相反,本周僅有上證180ETF、上證50ETF和上證周期行業50ETF等個別大盤指基收紅。 申萬菱信基金的調查顯示,投資者認為中小盤個股仍在擠泡沫,其對中小板及創業板個股的不信任越來越強烈,直接導致了二級市場上相關個股市盈率的不斷走低,新股上市屢破發行價。數據顯示,37.31%的投資者認為中小盤個股整體成長性優勢并不明顯,25.37%的投資者認為中小板公司上市前的高成長性都是財務粉飾的結果。 封閉式基金二級市場價格和凈值則出現明顯的市場分化。統計顯示,本周封閉式基金單位凈值平均下跌0.05%,二級市場價格平均上漲0.11%,折價率繼續下降0.16個百分點。 和近期低迷的股票型基金相比,債券型基金無論是業績還是發行規模都占據了上風。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隨著5月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本輪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周期已接近尾聲,這將提高債券型基金的安全墊。統計顯示,本周債券型基金凈值上漲0.15%至1.0630元。 中歐鼎利分級債基擬任基金經理聶曙光認為,在未來經濟增速逐漸放緩、通脹維持高位的背景下,對權益類配置會比較謹慎,對固定收益類投資則相對看好。他進一步解釋說,目前債券收益率處于階段性高點,未來存在逐漸向均值修復的機會,固定收益類資產或將迎來較好的建倉機會。 雖然債基的轉折點可能很快就要來臨,但是具體的介入時間仍要謹慎,現在沖入,短期內仍有向下波動的可能。海通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基金高級分析師單開佳表示,從現在情況來看對債市略顯有利,但方向性仍不明朗,因而當前債券基金的趨勢機會仍未到來。 海外市場方面,上周全球投資信心仍趨保守,經濟復蘇前景疑慮、中國緊縮政策擔憂、希臘債務重整擔憂等因素,使全球多數股市小幅收低,QDII整體表現不佳。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分析指出,今年以來美股接連創出危機以來的新高,雖然美國經濟正步入就業-增長的正循環,但近期市場面臨著較多的負面因素,如歐債危機重現、避險情緒上升致使美元升值大宗商品巨幅波動,樂觀情緒有所下降等,近期美股或步入震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