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中國信息化與政府采購論壇上,表示。 胥和平認為,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正在推動世界產業轉型。當今的世界正步入創新密集時代,科學技術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這將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發展和國際競爭格局。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科學技術多方面的突破,將對國際經濟體系產生重大沖擊,推動全球產業升級、轉型。世界進入了一個由新技術主導的產業轉型階段。 對此,很多國家都提出,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美國的制造業開始復興,歐洲也提出了面向2020年的制造業政策框架。胥和平就此提出,我國也要實施積極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他說,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未來發展具有全局性影響,其實質是把握新一輪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提高發展自主性。 胥和平認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首先要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律。重視推動原創技術創新,增加技術積累;重視規模化應用,通過市場考驗,改進性能,提高產品質量,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拓展應用。其次,要有積極的政策措施。在我國的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加大對自主創新產品推廣應用的政策支持。例如,實施促進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政策,建立使用首臺(套)裝備的風險補償機制,鼓勵使用自主研發的首臺(套)裝備等等。要支持自主創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與推廣應用,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促進自主創新的政策,鼓勵自主創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最后,還要采取多種方式,大力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示范應用,創新商業模式,培育市場需求。 胥和平表示,目前許多政策落實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例如,我國加大了對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產品財政補貼的政策支持力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開始執行,公共半導體照明試點已納入財政補貼范圍,目前正在制定具體標準,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的上網政府補貼政策也在積極推進中。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發展未來的。只能在發展過程中探索、提高,必須大膽實踐,大膽探索。”胥和平總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