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0-27 記者:李江濤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中國農業大學李寧院士課題組日前成功培育出一批人乳鐵蛋白轉基因奶牛,這標志著我國轉基因奶牛新品種培育和動物生物反應器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即將實施的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奠定了堅實基礎。 李寧院士課題組與北京濟普霖生物技術公司等單位合作,歷經七年多時間,成功培育出一批人乳鐵蛋白轉基因奶牛,重組人乳鐵蛋白在這些轉基因奶牛牛奶中的含量為國際最高水平,并具有天然蛋白相同的轉運鐵、抗菌等生物活性。 專家認為,這些轉基因奶牛研制成功的重要意義在于,它們不僅能大規模生產巨大應用前景的重組人乳鐵蛋白,用于新型嬰幼兒配方奶粉、功能食品和藥品等開發,而且能表現出高乳蛋白含量、抗乳房炎等新特性,是培育奶牛新品種的良好材料。 李寧院士是“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他說,人乳鐵蛋白是人類母乳中的一種天然蛋白,具有補鐵、抗菌、抗癌、提高機體免疫力等重要功能,是嬰幼兒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的功能成分。目前,市場上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大多添加從牛奶中純化的乳鐵蛋白,但是生物活性遠低于人乳鐵蛋白。由于人乳鐵蛋白主要存在于人類母乳中,來源非常有限,難以用普通技術大規模生產。 據介紹,轉基因動物技術的興起為實現人乳鐵蛋白等珍貴藥用保健蛋白的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可靠的途徑。通過轉基因技術,將人乳鐵蛋白等基因導入奶牛細胞或胚胎,繼而培育轉基因奶牛,而人乳鐵蛋白等蛋白會出現在這些轉基因奶牛的牛奶中,將這些人乳鐵蛋白純化后即可用于抗菌、抗癌、補鐵補血等新藥或功能食品的開發,即所謂的轉基因動物生物反應器技術。相對于目前主流的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生物制藥技術,轉基因動物生物反應器技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能耗低、能生產前者無法生產的復雜蛋白等優勢,是最新的生物制藥技術。目前僅有美國、英國、荷蘭等極少數發達國家掌握該項技術,李寧課題組的科研成果表明我國在該研究領域與國際領先水平非常接近,將成為我國生物制藥技術取得突破的重要領域。 李寧院士說,目前以重組人乳鐵蛋白為功能的胃腸道保健牛奶、配方奶粉、抗貧血藥物等產品已基本完成動物試驗或臨床前試驗,正在進行臨床試驗,預計2至3年將完成上述產品的臨床試驗。 另悉,李寧課題組培育的首批人乳鐵蛋白轉基因奶牛已進入泌乳期,經檢測,轉基因牛奶中總蛋白含量提高了10%以上,同時含有人乳鐵蛋白的牛奶能有效殺死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從而有望培育出具有乳蛋白含量高、抗乳房炎等特性的轉基因奶牛新品種。 目前,課題組已利用第一代轉基因奶牛培育出一批攜帶人乳鐵蛋白基因的轉基因種公牛,正在通過人工授精等技術進行轉基因奶牛繁育,以用于大規模生產含人乳鐵蛋白的牛奶,以及選育乳蛋白含量高、抗乳房炎等特性的轉基因奶牛新品種;同時該轉基因奶牛已完成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環境釋放試驗,進入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最后階段——生產性試驗,一旦完成生產性試驗并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將有望在三至五年內培育出我國乃至世界首個轉基因奶牛新品種,實現我國奶牛育種的重大突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