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刺激外向型經濟進一步發展,印度政府在2000年公布了特別經濟區政策文件,2005年又通過了經濟特別區法案,為特區的運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從那以后,印度特別經濟區快速發展,批準數目從法案通過前的19個迅速增加到574個,其中105個已開始運作。2009至2010財年,印度特別經濟區出口金額達到465億美元,占其出口總額的26%。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走訪了印度西南部古吉拉特邦的3處特別經濟區,一探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下印度出口基地的景象。
蘇拉特服裝特別經濟區:只有8家企業運營
占地56公頃的蘇拉特服裝特別經濟區位于港口城市蘇拉特以南13公里處的瑟金,批準于2005年6月,是特別經濟區法案通過之前印度19家特別經濟區之一。走在特別經濟區旁的馬路上,如果沒有標牌指示,怎么也想不到這就是此行目的地。特別經濟區稀稀疏疏分布有一些低層建筑,間隔之處雜草叢生,也聽不到機器的轟鳴。 輾轉之后,終于找到了古吉拉特工業開發公司在特別經濟區的辦公人員蘇享特。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特別經濟區有90余個區塊,已經有46家企業決定入駐,但正在運營的僅8家。 在蘇享特幫助下,記者來到Ginza服裝廠,據Ginza首席執行官拉利特·蘇拉納說,這個服裝廠專門生產女式內衣,出口到美國沃爾瑪商場。蘇拉納還說,自2008年入駐以來,每年和中間商簽供貨協議,國際金融危機其對出口基本沒有影響。 不過,印度其他服裝出口企業可不都像Ginza服裝廠這么幸運,發達國家出口市場的萎縮迫使不少企業取消或暫緩了進駐特別經濟區的計劃,一些已經入駐的企業則要求取消特別經濟區的地位,以便把產品銷售到興旺的國內市場時免交進口稅。
蘇拉特珠寶首飾特別經濟區:出口依舊強勁
由私營企業開發的蘇拉特珠寶首飾特別經濟區是印度私營企業特別經濟區中第一個投入運營的,特別經濟區于1994年獲得政府批準。 占地50公頃的蘇拉特特別經濟區有150余家企業進駐,以珠寶首飾加工為特色,主要從事珠寶和鉆石加工、工程、紡織、紡織機械和制藥等行業。 蘇拉特特別經濟區的出口金額從2005至2006財年的5億美元增加到2009至2010財年的52億美元,為當年出口金額第二大的特別經濟區,在金融危機影響最嚴重的2008至2009財年仍然同比增長21.9%。 據了解,印度90%以上鉆石出口都是在蘇拉特進行加工的,接近90%原鉆進口通過蘇拉特港口。
信誠工業公司特別經濟區:世界級煉化基地
位于古吉拉特邦賈姆納格爾的信誠工業公司特別經濟區占地4494公頃,是印度目前最大的特別經濟區,特別經濟區內年原油加工能力2900萬噸的煉廠于2008年底試車運行,其加工能力在世界排在第六位。 與特別經濟區緊鄰的是信誠工業此前運營的年加工能力3300萬噸煉廠,其加工能力為世界第四位,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新建煉廠。 僅這兩座煉廠就使賈姆納格爾一躍成為世界級煉化基地,可以說信誠工業看中的是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賈姆納格爾緊靠中東,據伊朗不足1000公里,不僅可以減少運輸費用和時間,而且可以供應歐洲、亞洲和美洲市場,在國內則可以輻射經濟較為發達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 2009-2010財年,信誠工業共加工原油6090萬噸,裝置利用率為98.3%,出口3280萬噸煉化產品,出口金額達209億美元,占印度出口總額的14.5%和特別經濟區出口金額的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