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華時報》報道,由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課題組調查完成的2010中國省級行政機關透明度排行榜顯示,福建、寧夏和北京行政機關的透明度在31個省份中位居前三位。其中,排名榜首的福建,得分在百分制中也只有16.57分。 課題組牽頭人之一、上海財大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小兵表示,課題組所采用的是低要求的評分標準,離國際規范相差很大。如果我們也與國際接軌,按照國際規范來評分,估計分數會低得讓我們“無地自容”。 課題組把31個省份每個地區的11個部門統一進行排名,結果顯示政府、工商、人大和政協的得分位居后四位,衛生、交通、財政部門的得分分列前三,教育、環保、地稅和國稅處于中間。 政府本應該是信息公開的帶頭人,應該成為其它部門信息公開的榜樣,自身得分較低,正好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政府在推動信息公開工作時的心態與力度。更吊詭的是,作為民意機關和監督機關的人大和政協,得分居然擺尾,“己不正,何以正人”,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十分憂慮信號。如果我們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來看,就會發現得分較高的衛生、交通、財政,恰恰是《條例》規定的比較詳細和具體的,這對我們推動信息公開工作不無啟示。 調查中,還有兩個十分耐心尋味的現象,其一是居然沒有一個單位公布“津貼補貼”與“出國費”;其二是對信息公開申請完全不予理睬的問題,全省11個部門中沒有一個部門愿意對此作出反應。這種沒有“串通”的默契,更能說明現實的真實問題:幾乎所有的行政機關都還沒有認識到信息公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目前對該公開的信息不公開的不當做法還缺少究責制度和究責機制,在某種程度上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仍然是一部紙上的行政規章。 廉潔的政府首先是一個陽光政府。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陽光可以讓人把一切事物看得真切。長時間以來,我國行政部門的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費出國、亂發津貼等福利腐敗難除,官商勾結、官黑勾結、警匪勾結等長時期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都與信息不公開有著直接的聯系。從上海財經大學的排行榜來看,我們離陽光政府還有很大的差距,依然任重道遠。 民主的基礎首先是透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國家。信息公開是民主的基礎,如果沒有信息公開,人們在最基本的信息方面都處于不對稱的地位,無論民主的形式是多么絢爛多彩,民主都無法溶到人民群眾的生活點滴中去,都無法發揮民主應有的作用。 陽光政府從信息透明開始。信息透明需要法律規定和責任追究;信息透明需要人大、政協和政府帶頭示范。當然,這些都是陳舊的話題。感到欣慰的是,上海財經大學制作并發布了這樣一個排行榜,首先把省級行政機關的透明度擺在陽光之下。但我們不知道,經過陽光照射之后,行政機關透明度的問題能否真正發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