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政務年鑒(2012)》專家觀點:
近十年來,我國電子政務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網絡支撐能力不斷加強,成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基礎設施。電子政務網絡已經覆蓋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90%以上的市和80%以上的縣。中央國家機關各單位都建成了局域網,多數單位建設了本系統專用網絡,重要業務信息實現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聯網運行。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我國統一政務網絡平臺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各省(區、市)組織開展了本地政務網絡建設,近1/3的地方實現了省級六大系統一網絡平臺建設。政務外網的集約效應開始顯現。到目前為止,政務外網縱向已連接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11個市(地、州、盟)和1918個縣(市、區、旗),地市級和區縣級覆蓋率分別達到93.4%和67.2%
,成為我國覆蓋面最廣,連接部門最多,規模最大的政務公開網絡。全國18個省市實現了縣級全覆蓋,北京、上海、江西、廣東、貴州等省市的政務外網已經開始向鄉一級延伸。此外,政府外網還連接了中央政務部門和相關單位78家,省及以下政務部門24400多家,接入終端50多萬臺。隨著政務外網的建設的推進,一些部門開始將重要業務向統一外網平臺上遷移。
總體來看,省和副省級市政府超過70%的部門建有數據庫,地級市和縣級政府超過一半的部門建有數據庫,省市縣各部門數據庫業務覆蓋率達70%以上;各級政府多數部門均實現了部分核心業務應用,除副省級市外(副省級市51.9%的直屬部門實現了全部核心業務應用),少數部門實現了全部核心業務應用;省市約40%的部門建立了在局域網中使用的內網網站,省市縣多數部門已采用網站群的模式建立了基于互聯網的部門門戶網站;省和副省級市多數部門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網上服務,地級市和縣級提供服務的部門不到一半;省級政府約有一半的部門提供多于1/2的政府服務在線辦理,副省級和市級政府部門提供的政府服務在線辦理較少。根據對地方電子政務發展情況的調查表明,省市級各直屬部門人均超過一臺電腦,縣級以上政府部門超過一半的單位設有機房,縣級市直屬部門接近一半(46.60%)設有機房;各省、副省級市和地級市政府超過一半以上的直屬部門搭建了內部局域網,各級政府部門均采用物理隔離、邏輯隔離方式實現局域網與互聯網的連接;與上下部門網絡連接方面,各級政府部門多數采取統一的和物理隔離的方式進行連接;超過2/3的政府部門實現互聯網直接連接到公務員桌面上;各級政府部門均配有較為足量的服務器,滿足業務處理要求。
截至2012年4月,我國海關、稅務、公安、審計、國土、金融監管等重點領域業務信息化覆蓋率近90%。部分部委,如公安部、科技部、人民銀行、審計署等已達到100%,國家統計局主要業務電子政務覆蓋率已經達到82%。從總體來看,全部中央部委主要業務信息化覆蓋率約為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