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以下簡稱《清單(2025年版)》)對外發布。與上一版(2022年版)清單相比,新版清單事項數量由117項縮減至106項。直接刪除了一批全國性措施,如公章刻制業由許可制改為備案制。同時,對部分領域市場準入作了進一步規范,納入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電子煙等新業態新領域管理措施。
業內專家表示,經過四次修訂,清單內的事項數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項壓減至目前的106項,壓減比例約30%。一大批行業準入限制得以放寬,讓各類經營主體都能看得見、摸得著、進得去,“寬準入”紅利切實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做到了“清單越縮越短、市場越放越活”。
準入限制進一步放寬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指以清單形式將我國境內禁止和經政府許可才能夠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匯總列出,各級政府依法采取相應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各類經營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與上一版(2022年版)清單相比,《清單(2025年版)》事項數量由117項縮減至106項,事項下的全國性具體管理措施由486條縮減至469條,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條縮減至20條。
具體來看,《清單(2025年版)》直接刪除了一批全國性措施。如公章刻制業由許可制改為備案制,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業務改革為基于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檢測認證制度。部分放開了一批全國性措施。如取消電視劇制作單位設立、藥品批發零售企業籌建等管理措施,相關領域保持必要市場準入管理,但準入環節更加精簡。取消了一批地方性措施。如推動各地放開交通物流等管理措施,打通區域間市場壁壘。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企業與創業室副主任張銘慎表示,發布實施新一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是構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途徑。“新一版清單嚴格貫徹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求,根據國家在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領域的全國性法規,取消了相應的地方性許可措施,充分體現了促進市場準入制度規則統一的鮮明導向。”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郭麗巖表示,我國從2018年起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從7年多的實踐來看,以“負面清單”所呈現的“非禁即入”管理方式,切實推動了政府職能轉變,大幅簡化了準入流程,減少了行政干預,通過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有效提升了市場準入效能。
規范新業態新領域準入
在推進“寬準入”的同時,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也依法規范重點領域準入,兜牢安全底線。其中,納入新業態新領域管理措施,涉及無人駕駛航空器、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藥品藥械網絡銷售、互聯網信息服務等領域。
“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離不開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安全運營,此次修訂依據2024年實施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將‘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審批(微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除外)’納入負面清單。同時,依法依規將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從‘備案’調整為‘核準’,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的生產、批復、零售相關審批納入清單。”張銘慎說。
記者注意到,一些新業態新領域沒有直接納入負面清單管理。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新業態新領域往往處在快速發展期,創新主體多元、技術迭代迅速、發展路徑多變,難以用行政審批的傳統準入方式進行管理,同時企業又容易遇到要素保障、標準制定、市場監管、場景開放等方面的制度供給短板,難以進入市場,需要探索更具柔性和韌性的準入管理模式,開展體系性準入機制設計,全面優化市場準入環境。
此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準入環境”的重大部署。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以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為政策載體,先后在海南、深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廣州南沙新區等地謀劃推出了一批政策舉措,涉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型能源、信息安全、智慧交通等領域。例如,支持海南組建全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打破我國商業航天“發射難”堵點卡點。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聚焦重要領域、重點行業,充分挖掘場景開放創新需求,謀劃推出具有引領性、示范性、帶動性的超級場景,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另一方面,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重點領域和重大生產力布局,選擇重點地區開展放寬市場準入試點,分批制定和推出新的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推動試點相對成熟的已有特別措施增點擴面、體系迭代,適時上升為全國層面制度性成果,推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事項進一步精簡優化。
推動“非禁即入”落地生根
事實上,盡管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持續縮減,但清單之外“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堵點卡點尚未消除,發現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的機制還沒有完全成熟,企業“上告無門”“告而不理”“理而不決”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還沒有完全做到“非禁即入”落地生根。記者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將聯合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建立長效機制。
上述負責人介紹,相關部門將對涉及市場準入的各類規定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對違規增設準入事項或條件、違規擴大準入范圍等情況,要一律糾正;對既無上位法依據,又無相應法定程序設立的市場準入規定,要一律廢止。
此外,記者注意到,《清單(2025年版)》在“說明”部分專門提出綜合監管要求,明確各級政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同時特別提出,要推動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覺、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互為支撐的協同監管格局,指明了下一階段加強市場準入全鏈條監管的基本方向。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不僅是‘一張清單’本身,而是包括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在清單之外領域享有平等進入權利的完整的制度體系。該制度體系包括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制定、發布、調整、實施以及準入后監管、效能評估等多個環節。”郭麗巖說,要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做到市場準入管理措施放開與相應事中事后監管政策同步優化、同步落實,針對痛點和難點持續開展清理整治,為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制度提供更好的配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