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規劃指出近期目標任務,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基本實現預防保護,重點防治地區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態進一步趨向好轉。
水利部17日消息,為全面推進新時期我國水土保持工作,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等部門,組織相關單位歷時三年編制完成了《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現將規劃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規劃指出近期目標任務,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基本實現預防保護,重點防治地區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態進一步趨向好轉。全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2萬km2,其中新增水蝕治理面積29萬km2,風蝕面積逐步減少,水土流失面積和侵蝕強度有所下降,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護與恢復;年均減少土壤流失量8億t,輸入江河湖庫的泥沙有效減少。
遠期目標,到2030年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實現全面預防保護,重點防治地區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生態實現良性循環。全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94萬km2,其中新增水蝕治理面積86萬km2,中度及以上侵蝕面積大幅減少,風蝕面積有效削減,人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防治;林草植被得到全面保護與恢復;年均減少土壤流失量15億t,輸入江河湖庫的泥沙大幅減少。
規劃還提出治理方案,在水土流失地區,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的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加強坡耕地、侵蝕溝及崩崗的綜合整治。重點突出西北黃土高原區、東北黑土區、西南巖溶區等水土流失相對嚴重地區,坡耕地相對集中區域,以及侵蝕溝相對密集區域的水土流失治理。還確定重要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地和水蝕風蝕交錯區3
個重點預防項目的范圍、任務和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