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的試運行,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12日正式發布。今年5月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3.4點,環比下降9%,同比下降8.7%。
這個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推出的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是以公路運價為基礎的指數體系。該指數體系既有按時期范圍劃分的周指數、月指數、季指數和年指數,也有按對比基期劃分的環比指數、定比指數和同比指數,還有按車型、路線、區域劃分的各類指數。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輝在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運用了“大數據”、“云計算”的調查分析方法。采集的價格數據涵蓋了中國9大物流區域,38個重點城市,74個物流節點平臺,1046條公路運輸線路,200萬輛貨運車輛。
他解釋說,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以2012年12月最后一周的平均價格為基期,除周指數的基點為1000外,其他時期指數的基點均為100。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閆淑君表示,5月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下降主要受需求和季節性因素影響所致。9月以后,隨著生產建設高峰的到來,公路物流需求增加,整體運價將回升。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物流方式的轉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經濟轉型。從世界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看,經濟從規模、速度向質量、效益轉型,控制成本,是以物流為突破口的。對物流市場的動態監測,關鍵是價格因素。而中國目前公路運輸量占全部運輸量的70%以上。
他分析稱,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增加了觀察、分析中國公路物流行業市場運行發展趨勢的新視角,使中國公路物流領域有了一套公開、透明、系統的價格信息體系,有利于公路物流企業規范參與市場競爭,發揮價格信息的市場導向作用,調節市場供需平衡,引導公路物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門全面把握公路物流市場動態,加強宏觀調控。
據悉,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自發布之日始,每月初第二日上午發布當月指數,每周五發布周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