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5日,上海律師朱斌收到深圳南山法院口頭通知,其提交的微信公眾號抄襲的起訴已被立案,書面受理通知已經發出。有關專家認為,通過這一國內首起針對公眾號抄襲的案例,或能探索出一條微信公眾號的維權之路。 微信公眾號發布的高品質內容無疑成為朋友圈閱讀的支撐。優秀的公眾號聚集了眾多的粉絲,同時也開創了自己的事業,閱讀量、轉發量、粉絲數決定了公眾號對廣告商的吸引力,決定了公眾號的生存和發展。但是,與微信公眾號共同衍生的卻是公眾號文章抄襲亂象。 關于微信公眾號呈現的抄襲亂象,與此相對的卻是維權的冷清。侵權行為泛濫紅火,維權卻少之又少,不可說不是一種怪象。而這個怪象來源于維權體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規的缺失、維權意識較差以及維權取證的高成本和取證難等問題,因此,抄襲才成為朋友圈里無人管的小偷肆意盜取的智慧成果。此次首個微信公眾號抄襲起訴案的出現,具備了里程碑的標本意義,彰顯了人們對微信公眾號抄襲的不可忍和維權意識的蘇醒,同時,更是對微信公眾平臺等網絡反抄襲法律法規的呼喚。 有抄襲就應有反抄襲,但反抄襲工作一直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但是,微信公眾號反抄襲也有其優勢所在,發布時間、地點等都可成為證據。應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將微信抄襲納入法律監管范圍。同時,應扶持第三方鑒定維權機構的生長,降低維權人的取證難度,幫助維權人合理維權,打擊微信抄襲違法行為。 今年2月,央媒就曾公開質問騰訊公司,微信公眾號抄襲亂象管理是不能還是不為?而騰訊也迅速做出回應,并推出一系列保護原創措施,比如建立原創保護措施、投訴機制、抄襲五次刪號等,處理了數百個抄襲公眾號,給微信反抄襲做出了貢獻。對長期多次抄襲者,還可建立黑名單,申請公眾號需實名認證,上黑名單者封號之后也應設立再次申請權限,以此打擊抄襲行為。由此來看,面對問題,只要想做總能找到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