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今年2月,證監會就發文叫停券商代銷傘形信托和P2P;但在此之后,傳統的傘形信托配資業務并未遭遇終結。而此次監管層要求禁止券商開展場外配資、傘形信托業務,只是對此前禁止營業部代銷傘形信托要求的升級。
今年以來,A股市場呈持續上漲走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到證券市場中,而上周五,一則“證監會:七方面規范兩融,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傘形信托”消息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證監會就發文叫停券商代銷傘形信托和P2P;但在此之后,傳統的傘形信托配資業務并未遭遇終結。而此次監管層要求禁止券商開展場外配資、傘形信托業務,只是對此前禁止營業部代銷傘形信托要求的升級。
隨著市場集體注意到相關風險,那么在傘形信托下應運而生的配資公司所存在哪些風險需要警惕呢?配資公司又是如何利用傘形信托的?
什么是傘形信托?
所謂傘形信托,是指由證券公司、信托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合作,結合各自優勢,為證券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投、融資服務的結構化證券投資產品。具體來說,就是用銀行理財資金借道信托產品,通過配資、融資等方式,增加杠桿后投資于股市。
傘形信托之所以能夠在短期內迅速發展,與其高效的成立速度、一帶多的證券子賬戶以及靈活的投資范圍和較高的杠桿配資的4大特點密不可分。
傳統融資融券下單一賬戶模式的產品成立需要開立證券賬戶,且其開設時間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相較而言,由于傘形信托下面的各子信托無需重新開戶,所以成立時間一般僅為一到兩天。
不僅如此,在傘形信托的一個信托母賬號下,可以通過分組交易系統設置若干個獨立的子信托,每個子信托便是一個小型結構化信托。信托公司通過其信息技術和風控平臺,對每個子信托進行管理和監控。雖然信托母賬戶真實存在,但并不參與實際操作,由每個子信托進行單獨投資操作和清算。
作為一種新型的金融工具,傘形信托中的優先級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理財資金,其最為吸引人的便是劣后級資金可以用較少的資金配資,從而利用杠桿在二級市場博取高收益。
根據此前的報道,目前市場上傘形信托的優先級與劣后級金額的比例主要分為1:1、1:1.5、1:2、1:2.5以及1:3,這也意味著投資者可以2倍、2.5倍、3倍、3.5倍和4倍的杠桿進行股票交易。
配資公司與傘形信托之間的親密關系
民間配資公司以自有資金充當傘形信托劣后級,通過特定的交易系統給客戶進行1:5,甚至最高1:9的杠桿配資以進行股票投資,配資起點約10萬起。客戶只需向配資公司繳納操盤金額的10%-20%的交易保證金,就可分配到相應的交易賬戶進行交易,盈利和止損由配資公司監控并與客戶進行結算。據不完全統計,這個模式目前已經突破千億。
前面所提及的“特定交易系統”又是何方神圣呢?小編查閱資料發現“恒生Homs交易系統”扮演了重要角色。通常情況下,恒生Homs系統能夠方便基金管理人對交易員團隊進行分倉管理、交易風控和業績考核,因此備受私募基金等投資機構的歡迎。
然而,這些民間配資公司卻發現了不一樣的視角,利用Homs系統的簡單功能就可瞬間點穿券商、信托/資管兩大金融體系。Homs系統的分倉單元可以實現管理人在同一證券賬戶下進行二級子賬戶的開立、交易、清算的功能,其本質是打破了券商對證券投資賬戶開戶權限的壟斷權限,這使得投資者不用到證券公司,只需要通過配資公司就能完成證券交易的開戶。配資公司在給投資者分配完分倉交易賬戶后,客戶就可在自己賬戶上做高杠桿投資。
配資公司背后的巨大風險
監管層“收傘”降杠桿的意圖明顯。配資公司普遍以1:5的高杠桿進行操作,如果市場連續下跌,造成投資者相互踩踏,可想而知,投資者將損失巨大,若一旦發生爆倉,投資者甚至將血本無歸。
刨去高杠桿投資的風險,作為配資公司的客戶,他的風險還有哪些呢?首先,配資公司尚未受到監管部門的嚴密監管,處于隱形的灰色地帶。其次,配資公司實現了券商功能,配資公司直接與客戶進行資金往來和結算,金融機構卻不能夠介入此環節,那么券商體系內的客戶保證金三方存管制度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這將導致民間配資公司有機會上演挪用客戶保證金的經典一幕。一旦配資公司不知所蹤,客戶需要承擔的風險就顯而易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