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昨天從上海市交通執法總隊獲悉,已被查處的82名從事“專車”非法客運的當事人中,有3名存在治安及刑事犯罪記錄,占了被處罰司機總數的約4%。
“私家車當專車”非法客運的安全隱患,再次為人們敲響了警鐘。記者昨天從上海市交通執法總隊獲悉,已被查處的82名從事“專車”非法客運的當事人中,有3名存在治安及刑事犯罪記錄,占了被處罰司機總數的約4%。據悉,從事上海市出租行業的駕駛員,除有身體狀況、學歷年齡等基本要求外,還必須是無相關犯罪記錄且5年內未被執法部門吊銷過營運資質的人員。
近期,上海市執法部門陸續在全市范圍開針對“專車”涉嫌非法客運的專項整治。在完成調查取證并對違法當事人依法處罰后,執法部門還通過“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對查處“專車”非法客運違法當事人信息進行深入排查,驚訝地發現其中3名存在治安及刑事犯罪記錄,其中1名專車司機居然還是剛剛刑滿釋放人員。這位專車司機在2013年初,因“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被上海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多,刑滿釋放后加入了“滴滴專車平臺”從事非法客運。在查處該司機非法客運的當晚,其車內搭載的就是一名年輕女性。
據了解,從事本市出租行業的駕駛員,除有身體狀況、學歷年齡等基本要求外,還必須是無相關犯罪記錄且5年內未被執法部門吊銷過營運資質的人員。按照現行的行業強制性要求,該名司機是不具備本市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的。而此前“滴滴”、“快的”兩大互聯網專車平臺合并后,發布的一則《互聯網專車服務管理及乘客安全保障標準》中,在“駕駛員準入標準”一條有明確表述:“對駕駛員進行無犯罪記錄檢查和交通違章檢查。”
一方面聲稱對駕駛員進行無犯罪記錄檢查,一方面卻招募剛剛刑滿釋放的人員,滴滴專車在對駕駛員準入方面的承諾變成了一紙空文。
任何交通工具,乘客的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市交通執法總隊明確表示,交通管理和執法部門并不是打擊互聯網商務專車軟件,而針對的是沒有營運資質的車輛和人員。因為參與客運的租賃汽車使用強度更高,和普通私家車的年檢都不一樣。沒有營運資質的私車變成“專車”,存在著極大的風險,既沒有相關的客運保險,一旦出現交通事故、磕傷事故等將面臨理賠不足甚至無法得到理賠的風險,而且私自招募的司機準入門檻低、人員素質魚龍混雜,僅靠網絡軟件公司各自制定的規則、標準難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另據記者了解,針對目前“專車”非法客運日趨嚴重的現狀,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門目前正在著手制定“約租車管理辦法”,以規范現有的市場行為;本市交通執法部門將繼續聯合公安、屬地街鎮等部門,保持對“專車”非法客運違法行為的嚴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