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監管真空致“黑理財”層出不窮
      代表委員會診民間理財亂象
      2015-03-12    作者:記者 何欣榮 王原/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今年兩會前夕,上海百銀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發生企業高層攜款跑路事件,牽涉到線上線下千余名投資人。目前警方尚未公布涉案金額,但據投資人估算超過億元。
        以投資理財為名的非法集資案件近年來呈多發態勢。在上海百銀之前,波及全國多個省市的黃金佳投資集團涉嫌非法集資案有了新的消息,累計有3萬多人報案,涉案金額數十億元。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審查起訴的非法集資案件中,數額超億元的達94件;河北省檢察機關2014年共查處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400件,為上年的6.5倍。
        在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資案中,一些沒有金融牌照的民間投資理財機構成為主角。上海一家資產管理公司負責人林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在申請工商營業執照時,一般申請的類別是“金融信息服務”、“投資咨詢”等。“這樣的公司因為沒有金融牌照,對注冊資本要求不高,30萬元—50萬元就可以辦了。有的公司注冊資本雖然達到上千萬元,但和實際繳納情況并非完全一致。”
        林先生估計,像他們這種類型的公司,僅上海就有幾百上千家。“大家處于監管真空期,部分機構拓展業務的時候難免有些激進。”以出事的上海百銀為例,其宣傳單上寫著:“5萬元起投,年化收益率8%-15%,投資周期最短三個月,最長一年,且隨時可以提取”——這樣的承諾比大部分正規機構的理財產品都要高。
        民間理財機構是怎樣吸引投資者的呢?記者采訪發現,主要有以下三種帶有迷惑性的手法。
        ——亂營銷。在很多城市的超市、商場等,均有民間投資理財公司出沒,或張掛宣傳圖片,或設立柜臺咨詢。一些西裝革履的理財經理或顧問,刻意夸大投資回報、回避投資風險,向退休職工、老年人等金融風險意識淡薄群體銷售。
        “有的理財機構還深入社區設立實體店,給你一瓶油、一點好處,大爺大媽為這些小甜頭就把自己的錢拿去給他‘理財’了。”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說。
        ——傍大款。一位監管層人士表示,部分機構刻意混淆產品性質誤導投資者,流行的手段包括:機構名稱聽起來“高大上”,如“XX財富”、“XX資產管理”等;實體網點裝修與銀行相似,設立現金柜臺、理財柜臺、貴賓室等,設置大堂經理、理財經理等崗位;產品名稱模仿銀行理財產品,如“XX理財計劃第X期”等。甚至將銀行提供的開戶、清算和保管等服務,夸大為與銀行開展全面業務合作。
        ——越紅線。不得搞資金池業務,是銀監會為P2P平臺劃定的紅線。全國政協委員、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創始人段祺華表示,通過調查了解到,一些網站打出年利率15%左右的標語,動輒開出上千萬元的理財計劃,面向數百名投資者募集后,再開始投資計劃。“這些產品沒有經過監管部門審批或報備,往往涉嫌觸犯刑事法律。”
        民間理財業務在膨脹中,蘊含的風險不言而喻。“去年有客戶在我朋友開的第三方理財公司買了700萬元的產品,投資江蘇一個房地產項目,承諾年收益12%,但到期了不能兌付。發這個產品的機構也跑了,打官司都沒有用。”林先生說。
        種種理財亂象下,如何保護百姓金融資產安全?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許羅德表示,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大力推進普及性的理財教育,讓百姓意識到“高收益必然對應高風險”。另一方面正規金融機構也要為百姓資產配置提供更多的創新服務,以實現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的“普惠金融”。
        對于那些有違規違法嫌疑的“黑理財”公司,應該怎么管?有業內人士指出,因為這些機構沒有金融牌照,所以一行三會都不愿管,只是約束有牌照的金融機構與其合作,如禁止非銀行工作人員進入銀行大廳開展任何形式的營銷活動。
        對于民間理財公司的種種亂象,工商、銀監局和地方金融辦都可以監管。像超范圍經營,工商就能管。“現在的情況是,都能管導致都沒有管,所以一定要明確監管職責。像P2P監管已明確歸口銀監會負責,開了一個好頭。”黃澤民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銀行理財節后“變臉”
      · [網民關注]公積金監管真空亟待填補
      · 消費者集中投訴銀行銷售誤導 禁令難治理財亂象
      · 整治理財亂象應強化"賣者有責"
      · 銀行理財亂象初露 銀監會緊急排查代銷風險
       
      頻道精選:
      · 【思想】重建“環保公信”時不我待 2013-06-14
      · 【讀書】馬云2015開年"雙響炮"背后的深長意味 2015-02-26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圈區管理”圍剿“洋垃圾”任重道遠 2015-03-11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 亚洲十大网站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人成 | 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麻豆 | 尤物国产91色综合久久 | 最新久久偷拍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