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健全勞動監察和爭議處理機制,讓法律成為勞動者權益的守護神。這讓近幾年來一直為保護農民工權益呼吁的全國人大代表、陜西榮民集團董事長史貴祿感到非常高興。他建議,應通過加強立法,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史貴祿說,改革開放以來,大批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到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務工創業,做好農民工權益保障各項服務工作,不僅有利于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且有利于維護城鄉社會穩定。
然而,近年來,由于農民工就業穩定性不強,勞動保障權益受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農民工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仍然較小,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受侵害現象仍時有發生。比如,超強度勞動,休息權得不到保障,工作環境惡劣,職業病頻發,勞動報酬被拖欠和克扣等。
他建議,應制定《進城務工人員權益保護法》,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其中,應保證就業公平,取消對進城務工人員就業的不合理和歧視性限制規定;建立健全進城務工人員職業介紹、用工信息網絡,查處、取締非法職業中介組織。
建立工資支付監控制度,加強對用人單位工資支付行為的監督管理,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給本人,對于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違法行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處理應當簡化程序,快速辦理;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應當保證農民工工資得到先行支付。用人單位違反規定將工資支付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致使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的,用人單位承擔清償的連帶責任。
同時,應建立教育培訓機制,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各級地方政府應積極采取措施,引導和鼓勵農民工自主參加職業教育和培訓,鼓勵用人單位、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和社會力量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的就業能力。完善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企業增加教育培訓投入,調動企業培訓農民工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