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信托業將走向何方?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在2014年中國信托業年會上給信托公司的轉型之路指明了新的方向。楊家才透露,銀監會未來將出臺信托機構的評級制度,將評級結果與信托公司的業務范圍與高管團隊去留掛鉤,并以此來規范信托公司的業務經營范疇,使之與其實力相符。
楊家才日前出席2014年中國信托業年會時,在肯定了信托行業一年來的業績后,指出信托公司要遵循新常態發展理論,切實履行好受托責任、經紀責任、維權責任、核算責任、機構責任、股東責任、行業責任、監管責任等“八項責任”,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大局。
楊家才指出,信托業轉型要實現由受托人主動發起變委托人主動發起,但實現這個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信托也需要經歷增值、保值、傳承三個階段。因此希望“信托公司能多在此方面下功夫,把主動信托變為被動信托,真正把發起人讓渡給委托人,為委托人的財富保值增值傳承而努力。
”
在楊家才看來,面臨轉型壓力的信托公司在業務細分領域,可以通過深化改革,設立全資專業子公司做專做精。“比如家族信托子公司、并購信托子公司、海外信托子公司、專業銷售子公司。”
他認為,信托公司在未來的業務拓展中,不應該只為銀行做通道,而是應該突出自身特色,通過相關業務幫助銀行做資產證券化、不良資產處置及企業兼并重組等業務。
針對2014年信托業凸顯的風險問題,楊家才也進行了論述。“不要諱疾忌醫,要敢于刮骨療毒,以求痊愈。”他認為,建立信托保障制度,是一種全新的制度安排,也是構建市場化維穩機制的有效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