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m0uk4"></tt>
  • 
    
    1. 杭州打造都市電子商務產業群
      后發優勢或為中國提供“彎道超車”機會
      2014-08-13    作者:記者 何玲玲 張樂 李亞彪 商意盈/杭州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電商網站總數占全國1/7 網上銷售額高達1739億元

        圖為阿里巴巴集團的一位技術人員正在監控“實時風險監控系統”,打擊網上交易中的不誠信行為。        記者 王定昶/攝

        年均增長率超過50%,網絡零售銷售額接近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一半……近年來,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產業在杭州呈現爆炸式增長,其增長速度和產業規模均走在世界前列。專家認為,杭州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打造都市互聯網產業群的探索,或為中國縮短與發達國家的距離提供“彎道超車”的機會。

        “幸虧阿里巴巴選擇了杭州”

        1999年,四處求職、創業頻遭碰壁的馬云回到出生地杭州,在自己的公寓內創辦了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誰也沒有想到,15年后的今天,阿里巴巴旗下已經同時擁有全球最大的C2C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淘寶、全國最大的B2C網站——天貓和全國最大的民營網絡支付平臺——支付寶。
        在杭州,不只有阿里巴巴一家電商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杭州已經形成了一支龐大的電商產業矩陣。“航空母艦”阿里巴巴一馬當先,網盛科技、浙江盤石、浙江珍誠醫藥、浙江明通科技、祐康電子商務、和平鋼鐵網、泛城科技等一大批“巡洋艦”緊隨其后。而在“巡洋艦”身后,還跟隨著數十萬像“小舢板”一樣的小型電子商務企業。
        “杭州是全國唯一的‘中國電子商務之都’,也是國務院《長三角地區區域規劃》中明確的全國電子商務中心。”杭州市市長張鴻銘說。數據顯示,杭州市共擁有47萬個網商,電商網站總數占全國的1/7;2013年網上銷售額高達1739億元,接近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0%,遠高于全國水平;在網站數量、B2B、C2C、第三方支付等領域均居全國第一。
        據艾瑞評估統計,全中國上規模的B2B交易平臺中,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50%在浙江,而這50%中又有8成位于杭州。僅在阿里打造的B2C平臺上,就有800萬賣家和8億注冊用戶,每年有上億消費者上線購物。阿里巴巴副總裁高紅冰預計,到2020年,阿里的網絡零售銷售額將達到10萬億,占全社會零售總額的1/5。
        馬云坦言,在阿里巴巴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曾先后有包括上海、廣東在內的多地主要領導邀請他將總部搬遷,并許以一系列的優惠和扶持政策,可他卻不為所動。“我告訴他們,幸虧當年阿里巴巴選擇了杭州。”
        而和馬云作出同樣選擇的,除了網盛科技的孫德良、浙江盤石的田寧等民營企業家之外,還包括大批“中”字頭的企業。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不約而同選擇杭州作為其全國手機閱讀基地,中國工商銀行也將其網絡融資業務中心選址在杭州。

        “對新事物高度包容的政府”

        不少受訪者表示,選擇杭州是他們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杭州民營經濟發達,創業土壤肥沃,具備優美宜居的自然環境,地處長三角、背靠上海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以及知名高校的人才優勢,使杭州表現出類似硅谷的創業創新先天優勢。
        鮮明的塊狀經濟結構和強大的實體市場依托,也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亞洲最大的紡織面料市場……背靠擁有N個隱形冠軍的浙江市場,無數網商借助電商平臺,輕松地將各種商品賣向全國。中國化工網、全球化工網、中國紡織網、國際紡織網、醫藥網,網盛科技旗下先后誕生了多個全國最大的垂直電商平臺,2006年,網盛科技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互聯網第一股”。
        更多受訪者表示,除了上述優勢,當地政府極具前瞻性的眼光和對新生事物的包容及扶持,才是電子商務在這塊土地上能夠快速成長壯大的最核心競爭力。
        “市委書記、市長多次帶隊到阿里調研,探尋它的產業發展模式。而彼時,電子商務在中國才剛剛萌芽。”時至今日,高紅冰仍感慨于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超前的眼光和對新鮮事物的包容和重視。
        “無論主要領導如何更迭,杭州市對電子商務的重視一以貫之。”網盛科技創始人孫德良說,早在2008年,很多企業經營者還認為電子商務“看不見、摸不著,不敢碰,怕有風險”之時,杭州就啟動了“瞪羚”計劃,拿出5.6億元財政資金,承諾未來三年每年扶持至少50家大企業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同時以財政補助的方式,扶持10000家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同年出臺的《杭州市打造“中國電子商務之都”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將舉政府之力,重點培育10家電商企業,5家電商類上市企業,以及5家營收超億元的電商服務企業,電子商務被列入杭州市重點扶持的十大支柱性產業。
        假冒偽劣橫行、缺乏工商登記、網店偷稅漏稅……作為新生事物,不少電子商務企業坦言都曾遭遇發展的煩惱。“幸運的是,我們遇到了一個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對新事物高度容忍和包容的政府。”高紅冰說,當地政府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采取了先發展后規范的態度。“不是簡單的打壓和遏制,而是和企業一起探尋解決之道。”“如果沒有當地主管者的包容,就不會有淘寶網,不會有支付寶,也不會有今天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規模。”

        “實現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

        近年來,以工業為代表的傳統經濟正在進入平臺期,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增速持續低迷,而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服務業卻異軍突起,以領先于傳統經濟數十個百分點的速度高速增長。專家認為,電子商務無疑將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杭州市經信委副主任楊福頌認為,杭州電子商務發展表現出五個鮮明特點。一是高增長。電商服務收入由2007年的不到25個億,快速躍升到2013年的550個億,短短6年翻了22倍。二是高增長值率。近3年來杭州市電子商務以每年約70%的速度增長,在GDP中的占比每年上升1到2個百分點。三是高就業率。2013年,杭州僅在淘寶、天貓兩大平臺注冊登記的個人賣家就有41萬人,以每個網商帶動2.85個就業計算,間接帶動快遞、服務等行業的就業超過110萬人,累計直接帶動了逾150萬人就業。四是高稅收。僅2013年阿里巴巴一家企業的主營收入就超過400億元,納稅逾70億元。五是高引領性。電子商務集聚了大批商業模式、商業崗位和商業需求,并通過海量交易推動包括云計算在內的互聯網核心技術的顛覆性變化,成為新技術的推動者和引領者。
        “對中國而言,電子商務恰是我們實現對西方發達國家彎道超車的絕好機會。”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與國外幾乎同時起步,不僅如此,中國在一定程度上還具備西方國家所沒有的獨特優勢。
        首先,互聯網的誕生顛覆了工業文明時代的規則,國與國之間的溝通交流、信息交換和商業買賣將不再設有門檻。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商務將為所有買賣雙方在線提供包括產品品類、生產制造、服務在內的一切更為透明的大數據。高紅冰說,電子商務的出現能帶動經濟結構的逆向調整,通過消費者反向引導批發零售甚至生產制造,進一步調整和改善經濟發展中的耗散和浪費,使生產的質量和效益得到巨大提升。“這種全新的經濟模式將使中國升級的經濟比全球其他任何國家和地方具有更小的庫存、更高的效率,更強的競爭力。”
        其次,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強大的制造業使中國具備其他任何國家無可比擬的供求兩端優勢。電子商務的出現對拉動中國經濟內需具有積極作用。過去5年,中國社會零售總額漲了1.8倍,而網絡零售總額則飆漲了19倍。“中國觸網人群已超過6億人,其中有3億網購人群,比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四國人口的總和還多。”田寧說,只需稍稍提高現有的3億網購人群的消費能力,中國的內需就能繼續膨脹。
        中國還是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以龐大制造業為支撐的中國內外貿企業將依托電子商務平臺把供應優勢發揮到極致。
        第三,高度工業化使得西方發達國家的線下消費模式更為成熟,在電子商務洶涌襲來之時,傳統線下消費習慣一時難以扭轉,過往的優勢恰恰成為阻礙其發展的劣勢。而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在尚未被傳統的巨無霸式商業銷售連鎖覆蓋之時,就已擁抱互聯網。再加上80后、90后互聯網一代的崛起,使得中國的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的接受程度更高,發展速度更快。“由此,后發優勢不僅可以快速彌補過去的空缺,甚至為彎道超車創造了更多機會。”高紅冰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國務院發文支持生產性服務業 大物流業電子商務業迎利好
      · [e商中國]淺談電子商務與福州模式創新
      · 上半年電子商務交易額5.66萬億元
      · 當電子商務改變中國
      · [書摘]電子商務是一種生活方式
       
      頻道精選:
      · 【思想】要斷“小金庫”財路,先把權力管住 2013-06-14
      · 【讀書】腦科學所揭示的營銷奧秘 2014-08-12
      · 【財智】反彈尚未終結回調暗藏良機 2014-08-12
      · 【深度】3D打印“虛火上升”恐重演光伏悲劇 2014-08-12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_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一级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_人妻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tt id="m0uk4"></tt>
    2. 
      
      1. 日韩精品在线网址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依依成人影院久久久午夜 | 亚洲国产午夜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洲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