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德國和法國14日將公布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不少分析預計,在歐美與俄羅斯制裁戰升級等因素影響下,德國經濟二季度可能會出現負增長,而歐元區經濟增長也將難以提速。
德國“引擎”增長受挫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去年引領歐元區走出經濟衰退,但今年二季度經濟開始出現疲態。彭博社的調查顯示,分析師預計德國經濟今年第二季度將環比萎縮0.1%,為2012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歐元區和法國經濟預計將環比增長0.1%。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的報告指出,預計二季度德國GDP環比將出現負增長,法國GDP增長將停滯,而歐元區GDP增速可能放緩至0.1%。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1日發布的綜合經濟先行指數報告也指出,歐元區的整體先行指數顯示出經濟增長趨于穩定。相對于法國經濟增長動力的不斷穩固,意大利經濟繼續顯現上行拐點,而德國經濟先行指數自今年2月起逐月下降,顯示其經濟增長速度輕微放緩。
德國的一些二季度數據已經顯示出增長的乏力:6月的工業產出增長不及預期,工廠訂單也創下2011年以來的最大降幅。但德國政府表示,二季度經濟的疲弱仍可能是暫時性的,冬季天氣溫和是其中部分原因。
一些分析也支持這一觀點,認為暖冬使得建筑業的春季反彈顯得較弱,但德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向好,且穩固的國內需求將幫助德國抵御外部因素的影響,三季度開始德國經濟將繼續增長。
德國央行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德國經濟將繼續增長,今年全年德國經濟將增長1.9%,明年將增長2%。
歐元區增長前景不佳
德國經濟的下行趨勢顯示出歐元區經濟復蘇的脆弱性。二季度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經濟增長預計將趨于停滯,而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經濟環比萎縮0.2%,已連續兩個季度萎縮,預示著意大利經濟正再次陷入衰退。歐元區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很難提速,一些悲觀的分析甚至預計將出現萎縮。
在通脹方面,歐洲央行6月初采取存款負利率等新的寬松政策之后,預期通脹率將在未來幾個月重回上升通道,但是歐元區7月按年率計算的通貨膨脹率為0.4%,低于6月的0.5%。
如果本周公布的歐元區GDP數據令人失望,或促使歐洲央行采取進一步的寬松措施。歐洲央行7日貨幣政策會議維持現有政策不變。但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說,歐洲央行正在設計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的具體方案,但并未做出實施購買計劃的最終決定。該計劃可購買私營部門證券化資產,以增強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支持。
德拉吉說,歐元區第一季度經濟環比增長0.2%,而針對歐元區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的指標數據“很不穩定”,預計歐元區第二季度將實現微弱但不均衡的復蘇。
隨著歐美與俄羅斯制裁戰的升級,歐元區經濟形勢惡化的可能性正進一步增加。德國和法國等歐元區大型經濟體都是俄羅斯重要的貿易伙伴,因此制裁行動對這些國家企業的影響很大。俄羅斯近日推出的食品進口禁令等反制裁措施將直接影響歐元區的出口。此外,局勢不確定性對投資信心造成打擊而產生的后果更為嚴重。
貝倫貝格銀行分析師霍爾格·施米丁認為,歐元區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出口如果下降25%,將使歐元區GDP減少0.18%,德國GDP減少0.27%。
需加快結構性改革
德拉吉7日表示,經濟復蘇難以提速,結構性改革不足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德拉吉說:“很明顯,在進行了令人信服的結構改革的國家,經濟表現明顯好于其他國家。”
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今年第二季度表現搶眼。西班牙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為0.6%,快于第一季度的0.4%。得益于改革措施和削減財政開支,西班牙正加快經濟復蘇的步伐。西班牙主要股指Ibex 35指數今年上漲約2.5%;但德國主要股指Dax30指數今年下降了約4%,且自6月底以來已經累計下滑約11%。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也發出警告,德國必須進行結構性調整,否則將可能失去歐洲經濟發動機的地位。魏德曼說:“經濟疲弱的國家進行改革的需求,不應使我們忽視德國同樣需要采取經濟政策變動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