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數據顯示,6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3%,環比下降0.1%,增速均較5月回落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1%,環比下降0.2%。多方分析認為,6月CPI、PPI環比同步走弱,在打消了市場對通貨膨脹可能再次抬頭疑慮的同時,也反映出當前經濟增長動能仍然偏弱,要想保證達到全年7.5%左右的經濟增長,還需要政策進一步加碼。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介紹,與5月相比,6月CPI同比漲幅回落了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6月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均比5月減少了0.1個百分點。從同比數據看,七大類非食品價格漲跌幅在-0.6%至2.6%之間;食品價格上漲3.7%,其中鮮果和蛋價格上漲較多,漲幅均超過10%,油脂和豬肉價格下降。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略降,同比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從發布的分行業出廠價格環比數據看,在30個主要工業行業中,16個行業產品價格穩中有升,14個行業下降。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認為,6月PPI同比降幅收窄主要是基數效應,定向寬松政策致力于結構調整但并未帶動工業品價格企穩。
海通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姜超提醒說,當前微刺激的政策效應仍未能在中觀行業的需求端和價格端體現,經濟反彈已顯疲態。如短期內未能加碼投資項目,經濟可能很快將掉頭向下。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也表示,預計PPI在秋天到來前將一直徘徊在-1.0%左右,2014年之內保持負增長。CPI從5月同比上漲2.5%降至本月的2.3%,遠低于政府3.5%的目標,給政府進一步微刺激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對于三季度是否會全面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多方認為,目前來看可能性不大。
陸挺表示,種種跡象顯示,要實現7.5%目標,今年下半年的GDP季度環比增速需要達到平均2.1%的水平,與第一季度的1.4%和第二季度的1.8%相比都有顯著提高。預計中國政府將會繼續推出一系列小規模經濟刺激措施。“但我們認為,對于希望采取下調基準利率和下調所有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等全面措施的呼吁,中國政府將會予以拒絕”。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高級分析師周景彤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預計下半年中國宏觀政策將“穩中趨松”,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政策著力點在既能拉動短期增長,又能促進結構調整的一些領域;貨幣政策總體穩中有松,進一步提高靈活性和針對性,為穩增長提供必要的貨幣條件,但不會過度放松,貨幣信貸將繼續平穩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