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間在大連金州新區發生的中石油輸油主管線爆裂事故,再次拷問城市地下管線的安全。網民指出,地下管線事故頻發一方面暴露多頭管理之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政府政績觀錯位。網民建議,在嚴格問責機制的同時,要加快管理體系建設,明確管理責任主體,用法治補上“地下一課”,解決好中國城市的短板和安全隱患。
危管傷城
據報道,6月30日晚,大連金州新區鐵山中路附近一條中石油輸油主管線爆裂,原油大面積泄漏,隨后引起至少3處大火,并伴隨著爆炸。對于事故原因,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日凌晨發布消息,6月30日18時30分,大連岳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金州新區路安停車場附近,進行水平定向鉆施工中,將中石油新大一線輸油管線鉆通,導致原油泄漏。
事實上,不只是石油管道,近年來國內城市路面塌陷、大雨內澇、管線泄漏爆炸等事故時有發生。“多年來城市建設對地下工程建設和管理,缺乏科學和系統規劃,也不愿投入足夠資源,能過一天是一天,正如路易十四所說: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網民“關注大未來”說。
體制短板
網民認為,地下管線事故頻發反映出多頭管理之弊。
據住建部此前介紹,城市地下管線種類繁多,包括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8大類20余種管線,管理體制和權屬復雜,涉及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面30多個職能和權屬部門。
網民“巴菲兔666”說:“管線規劃與道路建設規劃沒有統籌協調,缺乏城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從管理角度看,地下管線基本上是由各管線建設單位自行建設,各自進行封閉式管理。因此造成各自為政、條塊分割、多頭敷設、多頭管理就不足為奇。”
而地方政府政績觀錯位是導致事故頻發的另一原因。網民“五蓮老虎”寫道:“原本愜意美麗的海濱城市,如今像坐在火藥庫上整天提心吊膽,這都是前些年片面追求GDP忽視民生種下的惡果。對此,政府必須下大力氣重新調整城市布局,以還民眾平安祥和。”
安全補闕
“時至今日,中國不少城市地下管網可謂隱患重重,有必要用法治補上‘地下一課’,解決好中國城市的短板和安全隱患。”網民“李松lw”說。
他認為,首先,加快管理體系建設。宜站在“一改到位”的高度全盤規劃,從立法層面對全國地下管網管理做出明確規范。其次,明確管理責任主體和責任劃分。第三,將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監管作為城市管理者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解決城市管理者重“顯績”輕“隱績”的問題。進一步加大公眾在城市規劃中的話語權,讓地下管網建設接受監督。
還有不少網民建議,要嚴格問責機制。“統計結果顯示,典型事故發生后,展開問責并將結果公布的僅有一成左右,至于從機制上法律等層面根治管線事故的,寥落晨星。”網民“朱_紅軍”說。網民“老謝”表示,要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問責和處罰,以起到威懾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