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份是發布年報的高峰時段,不過記者梳理發現,很多央企往年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天價招待費”卻不見了蹤影。以中國鐵建為例,在2012年報中,中國鐵建8.37億元天價招待費曾引來一片關注,當時中國鐵建承諾力爭2013年業務招待費比上年下降10%以上。奇怪的是,記者翻遍中國鐵建2013年年報,卻不見招待費這一名目。
招待費清理從中報就已開始
中央八項規定在2013年的嚴厲落實,確實讓上市公司管理費用中的“業務招待費”在財務報表中呈下降趨勢。目前披露2013年招待費數據的上市公司共有1049家,合計花去招待費62.35億元,比2012年同期下降10.9%。
在這些上市公司中,近六成招待費出現下降,不少企業下降幅度極大,如中煤能源從2012年的1.13億元降至2013年的7779萬元,降幅高達40%。另外四成企業招待費盡管同比出現上升,但多數增加額不大,維持在10%以內。
其實早在年報公布前,上市公司公布的中報中就可以看出業務招待費的變化。記者梳理2013年上市公司中報發現,兩市披露業務招待費的1628家公司中,業務招待費用最多的為葛洲壩,額度7311.6萬元,而超過5000萬元的僅有3家,分別為葛洲壩、中國北車、吉視傳媒。即使下半年的招待費很可能超過上半年,但全年招待費過億的公司肯定不會太多。
12家央企隱去“業務招待費”
業務招待費減少還只是現象之一,有些企業干脆已經不再將這項花費推上明面。整體來看,目前披露年報的251家央企僅有156家披露招待費,占比62%,而2012年這一數據為168家,也就是說有12家央企在2013年隱去了這一數據。
例如,去年爆出8.37億元招待費的中國鐵建在2013年的年報中撤銷了“業務招待費”這一項,而2012年分別以7.8億和3.42億元招待費奪得二、三位的中國交建和中國電建也同樣未公布2013年的數據。
招待費的項目雖然隱去了,但“招待”的錢到底花在哪里了呢?據悉,央企們盡管不公布招待費,但近六成年報中的“其他”科目出現了明顯增長,如中國鐵建的“其他”一項從22.4億元增加至32.26億元,一年暴增了9.86億元,增長44%。
招待費取消,其他項目劇增,其實這一財務項目的改變早有先例可循。在2012年的年報中,中國建筑就已經取消了“業務招待費”一項,但“其他”這一項的數額卻由前一年的4.4億變為了17.4億。
專家:招待費的“黑箱”隱藏不少貓膩
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電建,這幾家因招待費而出名的央企都出自于建筑行業,而這應該也不是出于偶然。
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等活動中,用于接待應酬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對外聯絡、公關交往、來賓接待等所發生的費用。而業務招待費花得多的行業往往也是審批制度多或存在不公平競爭的行業。
注冊會計師馬靖昊認為,“業務招待費這一名目,從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概念模糊的‘箱子’,既可以裝進業務招待的必須消費,也可裝進奢侈消費、過度消費。業務招待費不用像三公經費一樣公布細節,總之它意味著不透明。”
一家建筑業央企的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曾說,“建筑行業的業務招待費比一般行業要高,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還是誰錢多誰好辦事,并不一定非要選擇央企。你要接工程,想賺錢,就得送禮,而這一部分支出往往列在了接待費這一項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