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159輛公車開始拍賣。這是長春市進行的第8輪公車拍賣,吸引了眾多市民。 去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提出,黨政機關要堅持從嚴從簡,降低公務活動成本,取消一般公務用車。隨后,各地陸續啟動公車拍賣,受到廣泛關注。 自去年11月以來,長春市已經先后有朝陽、二道、南關和寬城等幾個區的441輛公車進行了集中拍賣,7輪成交近300輛,總成交額已達到1530萬元。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公車拍賣項目負責人李娜介紹,在長春密集推出了7輪公車拍賣后,市民對公車購買的認知度逐漸升高,公車以其質量和價格優勢吸引了眾多消費者。 記者4月1日在綠園區公車拍賣現場看到,當天的展出剛剛開始,就有百余名市民拿著車輛介紹單來尋找所需的車型,場面非常熱鬧,捷達、豐田、紅旗等品牌飽受關注。起拍價從4200元到25萬元不等。 長春某私企負責人張擇仁參與了此前多輪的公車拍賣,成功購買過幾次。“對公車挺放心的,車況和保養比車市里倒車的要強得多。”他說。 現場正在看車的王海琦表示相中了幾輛車,但是自己和家人都不懂得上網競拍的操作流程。“我在展場里走了兩圈,車販子不少,他們對買車賣車都很熟,感覺個人能拍到的機會較小,很多都讓車販子倒去了。” 一些消費者擔心公車拍賣就是走個過程,實則被單位內部消化了。對此,李娜表示,拍賣采取動態報價的方式,即在網絡電子競價系統上報價。競買人可以在任何能上互聯網的地方登錄競價交易系統進行獨立操作,減少人為失誤風險的同時,也防止了競買人之間相互串通,減少暗箱操作的風險,使交易過程公開透明。 隨著市民對公車拍賣的認知度增加,購買時也更加理性。記者現場看到,看車的市民多數是“組團”上陣。王放告訴記者,他特意找來兩個懂車的朋友來幫忙挑選。“聽說有的車可以把公里數調少,那樣更容易賣出去。同時,現在維修廠翻新水平相當高,有些車因重大交通事故而修理零部件,我們不懂行的肯定看不出來。” 長春市民楊先生欲購一臺5萬元左右的車型,他說:“公車拍賣的起拍價要比普通二手車市場的價格低得多,但是成交價預測不出來,還得到最后才能看到價格是否合適。” “建議消費者購買時還得多比價,有的車況好一些的車價格還是偏高,不急于下手。”張擇仁說。 目前長春市公車改革正逐步推進,各城區之后,將進行長春市一級的公車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