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頒布了針對在美國經營的外國銀行的新規定,這些新規旨在迫使許多外國銀行增加資本金。盡管美聯儲已經手下留情,但這仍是一項將產生重大影響的舉措。
美聯儲沒有理會外界的反對聲音,周二還是批準了這項新規的最終版本。美聯儲表示,新規將為外國銀行和美國銀行機構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這些新規中最具爭議性的部分包括:大型外國銀行必須滿足最低杠桿率的要求,該要求實際上是對外國銀行的借款設定了上限。外國銀行曾要求取消這一規定,但遭到了美聯儲的拒絕,不過美聯儲將外國銀行達到這一規定要求的時間延長了兩年半。
另外,外資銀行的分支機構將不受上述新規的限制。盡管美國不允許外資銀行將多數資本市場功能或有保險的存款轉入此類分支機構,但部分衍生品仍可能會被轉入。
美聯儲負責監管規定事務的理事塔魯洛表示,上述新規的最終版本希望在保護美國金融體系利益與承認金融全球性本質之間取得平衡。據此來看,新規還是不可避免地作出了一些讓步。
此外,在另一個重要的問題上,美聯儲并沒有受到有關監管肯定會阻礙銀行業務增長和經濟活動這種老套說法的左右。美聯儲稱,如果新規導致外國銀行收縮它們的“業務系統”,這將符合其“金融穩定的總體目標”,說白了就是讓外國銀行縮減業務規模。
對于所有“太大而不能倒閉”銀行的監管而言,不管是美國的銀行還是外國銀行,這都是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