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了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其中對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行了重點闡述。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加快,農村土地問題更加凸顯!案鶕r業部的調查,近幾年農民上訪65%以上是為了土地,土地問題是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最大問題。”其實每一次征地糾紛的背后,都是開發補償的巨額利益之爭。土地的溢價被政府和開發商拿走,而背棄了公平的原則。
圈地引發馬拉松訴訟
“官司打了十年,讓我很累!80歲高齡的王俊秀看上去很健壯,他打算從紛爭中停下來休息,但又忍不住拿起案件材料認真閱讀。
王俊秀,哈爾濱市松北區松北鎮新鎮村村民。1984年4月7日和4月9日,他與本村村民畢連福、李寶福共同承包了兩塊1700多畝和120畝的地,租期分別為十五年和三十年。
1999年,王俊秀等人前往鎮政府續租即將到期的1700畝地塊,卻被告知,這塊地1995年已承包給一個叫徐濱安的商人——哈爾濱綠都林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無奈之下,王俊秀等人只得將徐濱安告上法院。一審二審完畢,法院認定徐濱安的合同無效。但2007年,黑龍江省高院判令王俊秀等人1700畝租地合同無效。
《中國企業報》記者發現,松北鎮政府與徐濱安簽訂的兩份合同上,沒有寫明承包地塊的具體畝數,僅僅標明了地塊的東西南北地界,其中,除了地界不一樣之外,兩份合同包括標點符號在內的內容,完全一樣,承包期均為五十年,承包費均為每年1萬元。
多次協商未果,官司序幕由此拉開。
2001年10月25日,法院最后判決徐濱安與鎮政府的合同應予撤銷,對雙方的賠償請求均不支持。隨后,此案上訴至哈爾濱市中級法院。2002年9月26日,哈爾濱市中級法院發回重審。2003年3月22日,道外區法院維持了原判。
徐濱安不服,再次提起上訴。2003年6月30日,哈爾濱市中級法院駁回徐濱安的上訴請求。
2005年7月27日,哈爾濱市中級法院下發《駁回再審申請通知書》,通知徐濱安:原判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維持原判。
之后,徐濱安向黑龍江省高院申訴。高院最初駁回了其申訴,后來又破格開庭審理此案。
2007年12月25日,黑龍江省高院作出判決,撤銷哈爾濱市中級法院和道外區法院的判決,鎮政府與徐濱安1995年12月14日簽訂的《草原使用權承包合同》除120畝地部分無效外,其余部分合法有效。
1994年9月,哈爾濱市為加大對江北的開發建設力度,成立了“哈爾濱市松北新區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1995年2月,為貫徹省委提出的“控制江南,開發江北,用三五十年再造一個哈爾濱”的指示精神,將“哈爾濱市松北新區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改稱為“松北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
與此暗合的是,徐濱安與政府的草原承包合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于1995年12月簽訂的。值得一提的是,合同簽訂后的1996年,書記付濱和鎮長韓景勝相繼退休。
征地后遺癥
同樣,在內蒙古準格爾旗薛家灣鎮黑岱溝村,也因為征地而糾紛不斷。日前,有村民向記者反映:“準能公司哈爾烏素煤礦位于薛家灣鎮8個行政村中間,從2008年開始生產后,一直露天作業,沒有防塵措施。準格爾旗地處高原風力較大,現在礦區周圍到處都是黑黑的塵土,農作物剛一吐芽就被塵土覆蓋,影響了生長!
近日,記者前往采訪,看見半個山頭一片漆黑,草坪上布滿大量的粉塵。更重要的是,哈爾烏素煤礦征地的利益糾葛,多年來,村民多次前往各級政府上訪。2013年3月20日,矛盾再次集中爆發,黑岱溝10人阻攔哈爾烏素露天煤礦正常生產,最后導致多人被拘留15天。
“同樣的地,基本同時種的樹,我們的賠償款只有別人的一半!笔瘜毻蒙缫粋村民告訴記者對此表示不服,他介紹說:石寶兔社留地人口197人,現有人口296人,人均為57萬多元,大廟塔社留地人口179人,現有人口261人,人均100萬元。
兩個社的人均征地補償為什么差別如此大?準格爾旗等多個部門聯合的工作組2013年5月做出的答復稱,其實2006年6月征用大廟塔社是準政發(2006)39號文件,2008年3月開始征收剩余部分,按照的標準卻是準政發(2007)249號文件,一是新舊正常交替補差過程中石寶兔社執行2007年的一號會議紀要降低一檔補差幼樹;二是大廟塔社大部分征于石寶兔社近兩年后,附著物的數量以及質量明顯優于石寶兔社;三是大廟塔社系整個哈爾烏素煤礦征用,石寶兔社僅僅部分被征用,另外一部分被另外一家煤礦和哈爾烏素煤礦二次征用,所以不予再補償。
截至2012年11月19日,神華哈爾烏素露天煤礦五年累計生產原煤10022.5萬噸,突破億噸,創造了驚人的發展速度。
“大量的開采破壞生態平衡,環境詛咒正在逼近美麗的內蒙古!币晃淮迕裾f。
一位受訪專家告訴記者,由于利益主體不同,征地補償標準往往成為開發單位與農民之間交鋒的焦點。一些地方由于在補償標準上存有較大彈性空間,因此,如何確保拆遷補償標準公正、透明,保護被征地人的利益便顯得尤為重要。
土地制度改革涉及修法
對于中央一號文件,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表示,在中國工業化和農村現代化進程中,農村土地的使用性質也會出現動態調整,包括大部分宅基地以及舊村改造等多種使用性質的變化,都應該及時轉換成經營性建設用地性質。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認為,這項改革涉及多項法律的調整,譬如“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這樣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允許進入市場,和國有土地享受同等權利和同等價格”,陳錫文稱,“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政策”,“《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集體建設用地不能以出讓、轉讓等方式給別人作為非農建設用地,這就需要改”,以及“憲法第10條規定,城市土地屬于國家所有,如果說進入市場的這部分土地是在城市規劃區范圍之內,今后的城市土地就不完全是國家所有,也會有集體所有,這是一些非常重大的法律修訂!
至于長期以來飽受爭議的農村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問題,陳錫文稱,一旦要實行,不僅涉及相關土地的法律法規修改,而且涉及擔保法的修改,“擔保法中規定是不許的,但是過去沒有考慮到農村的耕地,農戶承包的土地可以實行三權分離,過去只考慮兩權分離,所有權和承包經營權分離了,現在又提出承包權和經營權還可以分離,去抵押的就是經營權,而不是承包權,這也涉及法律的調整。”
“再不能老是試點了”,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認為,2008年出臺了很好的土地改革目標,但五年來基本上沒有動,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如果現在繼續說“試點”,再過五年可能還動不了。2014年,希望能在土地改革操作上有一個明確的政策。
對此,國土資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孫英輝表示,中央將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離正式提上農村土地制度和產權法治建設層面,將再次推動農村生產力的大釋放。依法推動承包權主體同經營權主體分離,是保障農民權益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