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圖片 |
9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達6.0715,再創匯改以來新高。同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130,較前一交易日繼續大幅上漲102個基點,也再創匯改新紀錄。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人民幣匯率本輪升勢可能仍將持續,而境內外匯差、利差已經引得更多熱錢通過貿易渠道回流國內的跡象愈發明顯。
日前公布的11月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增速大大高于市場預期,達到了12.7%,高于上月的5.6%和市場預期值7.0%。另外,上周末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好于市場預期,國際匯市上美元反彈后又震蕩下跌。在中國貿易數據提振和美元疲弱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升破6.12關口。“如果央行仍然保持目前較為緊縮的貨幣政策,市場利率將保持高位,這樣也可能造成更大規模的熱錢流入壓力。”澳新銀行發布報告指出。
分析認為,由于美國未能如市場預期退出量化寬松政策、人民幣繼續升值等原因,促使跨境資金再度尋機大規模進入我國。而由于中國對資本項目下外匯進出實行管制,大量外匯以虛假貿易的方式進入國內。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鵠飛表示,除了歐美圣誕旺季訂單需求的季節性增長外,年末“出口虛增”隱約可見,也是助推當月出口數據創下新高的原因。首先,11月對港出口同比“由負轉正”、轉口貿易占比再創七個月新高,很可能是因為年末再現了熱錢借道經常項下的轉口貿易流入中國內地。其次,11月加工貿易出口同比增速“由負轉正”與年內人民幣持續單邊升值的經驗走勢不符。從經驗數據分析看,人民幣單邊不停歇的逐月升值將在一定程度上擠壓加工貿易的利潤空間,不利于加工貿易的反彈增長。再次,11月中國再現兩位數出口激增的“一枝獨秀”局面,與韓國、中國臺灣等東亞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集體外貿低迷的走勢不符。
申銀萬國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也提示說:“要注意到,中國經濟基本面趨穩以及堅定推進改革,前景向好正吸引熱錢大舉回流。一般熱錢流入主要是通過壓低進口、抬高出口來實現,而11月進口低于預期、出口高于預期也恰恰說明這一點。但要明確這是基于中國經濟前景向好的判斷。”
熱錢持續流入的跡象已經在一些數據中有所顯現,根據央行日前發布的數據,10月末央行口徑外匯占款余額較9月末增加4495億元,增量為2008年1月以來的單月新高。11月的數據將于近期出爐,業內人士預估,該數據可能繼續創下新高。
熱錢通過虛假貿易涌入國內已經引起監管層重視。繼5月發文打擊虛假貿易之后,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再度發布《關于完善銀行貿易融資業務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遏制無真實交易背景的虛假貿易融資行為,防范異常外匯資金跨境流動,督促銀行完善貿易融資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外匯局將加大對貿易收支異常企業,特別是遠期貿易融資規模異常增長且具有典型套利交易特征企業的監測核查力度,按照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有關規定進行分類管理,對守法合規的企業繼續給予最大程度的便利化支持,對列為B類或C類的企業予以重點監管。”這是外匯局繼5月20號文再次強調了對企業的分類監管,而非以前的總量監管。
高盛高華中國分析師宋宇則表示,鑒于最近幾個月外匯流入反彈,出口商再度虛報出口從而加速外匯流入是出口強勁的一個可能原因。外匯局出臺上述規定可能是因為這方面仍有潛在問題。不過他也表示,目前還沒有明顯跡象顯示虛報出口。
陳鵠飛表示,在當前人民幣升值預期持續存在的背景下,外貿虛增將顯著加大外匯儲備的管理難度和市場有效匯率的形成。未來應在持續保持對“貿易順差超預期增長”的監測和關注、有效查處和打擊虛假貿易的同時,酌情考慮適時適度的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幅區間,從而充分發揮市場對匯率形成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有效改變和對沖人民幣單邊升值壓力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