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31日發(fā)布消息,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近日在全國國資監(jiān)管政策法規(guī)暨指導監(jiān)督工作座談會上表示,要認真準備國資國企改革方案,爭取三中全會后盡快出臺。據(jù)悉,作為未來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指導意見》與《關于完善公有制實現(xiàn)形式的指導意見》有望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出臺,預計國企分類監(jiān)管、股權激勵、利用資本市場發(fā)展壯大國資、擴大對民資開放等將成為重點改革內容。此消息對A股市場究竟有怎樣的巨大影響?哪些板塊個股或將最先受益?
中國證券網
股金在線分析師熱議:國資委31日發(fā)布消息,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方案或將于三中全會后出臺。此消息對A股市場究竟有怎樣的巨大影響?哪些板塊個股或將最先受益?
楊嶺:國企改革是改革進一步深化的一個方面,目前國企經營存在眾多不足,需通過改革來激活。從市場層面來看,一方面對于能切入到壟斷行業(yè)的民營企業(yè)有利,另一方面對于率先進行改革的板塊有利,這方面可以關注下上海板塊,特別是成為行業(yè)兼并重組領頭羊的品種將分享更多的政策紅利。從近期的消息也可以看出,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逐步臨近,關于改革的消息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從前幾日提到的優(yōu)先股、油改再到今天的國資國企改革都反映出國家深化改革的決心,對于尚未表現(xiàn)的改革題材適當關注。
張魯東:在當前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政策預期會越來越強,再加上大盤經歷一周多的強烈洗盤,反彈將隨時展開,當然反彈的先鋒應該是與三中全會相關度最高的板塊,其中國企改革將是重中之重,理由很簡單:本輪就它炒作不充分!建議重點關注優(yōu)先股、電改等。
項超政: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guī)律,發(fā)揮政府作用”。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推動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是整個政府轉型的方向,從國家、地方和國企自身層面而言,國資國企改革的意義都非常深遠。因此,這絕不是一次簡簡單單的改革主題炒作,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值得布局2-3年的價值投資組合。同時國資國企改革是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一環(huán)。事實證明,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新一輪的國資國企改革作用絕不亞于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堪稱“二次股改”。而十八屆三中全會有可能成為國資國企改革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分水嶺,由此所引發(fā)的投資機會更是受到市場的熱切關注。
肖玉航:改革方面或有較大動作,但從具體到細化總是會曲折而行,從改革的關鍵之一,有可能實現(xiàn)部分國企在A股市場減持退出或還債改革的形式.昨日彭博社有一則關于“國有股減持”方面的利空傳言可能對股指構成壓力,其稱,為了減緩及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政府有可能采用讓這些地方政府減持國有股的方式來進行。該媒體甚至還援引法國興業(yè)銀行
分析師言論稱,“中國出售政府持股是解決債務問題的一種選擇。”
按原定計劃,《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指導意見》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出臺,內容包括國企下一步改革的原則、方向、目標、任務、路線、時間等方面,因種種原因還在醞釀中。但從時間來看,拖到了今年四季度,目前的具體細節(jié)仍然不定,但從相關內容與原則來看,有可能在用好資本市場,推動以上市公司為平臺的資源整合,推進國企整體上市,意在達到兩個目的:另或通過市場的監(jiān)管最終實現(xiàn)對國有資本的監(jiān)管,二是推動完善國有企業(yè)的公司治理。
從A股來看,目前,在鋼鐵、有色、船舶制造、水泥等行業(yè)的國企出現(xiàn)嚴重產能過剩,這可能是一些國企重組或上市的好時機,并且其中有民資參與的機會,在以前的“好日子”里,鮮有國企愿意把資源拿出來與民企共享。但如果改革與政策明確,或有一些減持與重組機會.
總體研究認為,國企改革是多年的話題,但實質上的控股地位或性質沒有變化,如果此次細節(jié)與實質性出現(xiàn),預計部分國企將通過大量減持國有股的形式來完成債務或運營資本,因此此消息為短中期偏空因素的成份大,而從長期來看,有利于資本市場公司治理和效率公平.
對于此消息總體保持謹慎策略為佳,主要考慮是地方債務風險導致部分品種減持兌現(xiàn)壓力,同時,國有企業(yè)實質性改革的困難與風險也異常艱巨而面臨其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