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一線]電動出租車的環保賬:運營一年相當于植1100棵樹
|
|
|
2013-09-09 作者:記者 楊燁 實習生 唐燕飛/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和往常一樣,中午1點,整個北京還沉浸在初秋的燥熱之中,電動出租車司機老王吃完中飯,在懷柔電動出租車充電站旁稍作休息,準備開始下午的工作。 記者便是老王下午接的第一位客人,老王將出租車緩緩開到記者身旁,禮貌和氣地問:“小妹兒,您到哪里?”“師傅,我到工商銀行,師傅這車怎么和市里的出租車不太一樣啊。”因為看到車身外觀上白下藍的清新顏色,加上車內環境非常舒適與安靜,也沒有汽油車那股難聞的“臭味”,本來因為酷暑而有些疲憊的記者來了興致。 “這是純電動出租車。”聽到旁邊這么一問,原本專心致志開車的老王回頭沖記者嘿嘿笑了起來。他告訴記者,自己在北京開了七八年的汽油出租車,去年開始回老家開起了純電動出租車,這才開了不到半年。老王介紹,與傳統汽油車相比,這車更為寬敞舒適,后背平緩,可容納的行李也更多。“這種車車身長約4.3米,寬約1.7米,高大概有1.8米,軸距在2.7米左右,比之前開的汽油車容積更大一些。”他說。 “這種車的一大好處就是干凈,不像汽油車,開一天下來,身上總是會有一股汽油味。很多坐過我車的乘客也說這車舒服、平穩、干凈,尤其是那些暈車的乘客,就愛挑我們的車坐,沒有汽油味就不會暈車呀。這車完全用電的,沒有尾氣排放,真的是‘零排放’‘零污染’呀。”老王笑著對記者說。 他告訴記者,現在有不少司機都愿意開電動出租車。老王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一輛車每天大概充30度電,能跑200公里左右,每度電8毛錢,一天成本大概24元;而現在北京95號汽油8.05元/升,按照100公里耗油8升計算,行駛200公里成本約為130元,電動車每天的成本僅為汽油車的18%左右。 “經濟劃算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環境貢獻大。”趁著等紅燈的空當時間,他掰著手指頭和記者算了一筆賬,這種純電動出租車單日行駛里程約為200公里,每輛車一天大概可以節省汽油16升,從節能減排上來看,1輛車運營1年相當于為北京市多植了1100棵樹。我們懷柔區共有150輛電動出租車,其中有100輛運營時間超過1年,這100輛車相當于已經為北京市種植了11萬棵樹。 老王自豪地對記者說:“開了半年了,切身體會到這車還真是節能環保。現在北京空氣質量這么差,如果能為環保做一點貢獻,我覺得挺開心的。我們哥兒幾個就在想,如果電動車能繼續發展下去,沒準北京的天就能慢慢變藍呢。” “不僅我們開車的劃算,你們坐車的也省錢。”看到記者興奮的神情,老王也越說越起勁,“目前電動車還是按照北京之前未修改的標準收費,3公里以內起步價8元,3公里之外1公里加收2塊錢,而且沒有附加燃油費。” 記者估算了一下,按照現在收費標準估算,行駛20公里,電動車收費42元,汽油車則達53元左右。 這個“新寵”讓老王愛不釋手,但是似乎他也有自己的擔憂:雖然電動出租車日耗成本低、乘坐便宜、節能環保,受到不少司機和乘客的歡迎,但是推廣起來難度卻極大。 “開這個車最大的顧慮就是充電問題,整個懷柔就只有一個充電站,路程受限,不敢跑太遠,基本只能在懷柔城區。經常會遇到‘看表載客’的尷尬情形,電量不足時往往就不敢載里程太長的客人,要是路上沒電了那就麻煩了。汽油車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隨時可以加油,不耽誤事兒。”老王告訴記者。 另外,老王還向記者透露,充電時間長也是一大麻煩。老王家住在懷柔城區,離充電站3公里左右,充電站就是他上班的“單位”,他每天晚上9點下班之后把車放到充電站充電,第二天早上5點到充電站取車,生意好的時候司機們一般都像老王那樣“朝五晚九”,早上5點取車,晚上9點放車,白天沒有時間充電,怕耽誤生意。 “我就是希望,電動出租車快點推廣和發展,我相信市場成熟后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老王對未來充滿信心。 說著說著,記者就要下車了,付了車費,老王在車里和記者揮了揮手,繼續向前行駛。藍白的車身就像一朵云彩,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漂亮。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