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今日表示,中國人口城鎮化明顯滯后。現在城鎮常住人口雖然已經超過7.1億人,12年來增加了2億5千萬的城鎮常住人口。這2億5千萬新增城鎮人口絕大多數都沒有他所在城市的戶籍,其中最主要的是農民工占大多數。下一步城鎮化的發展必須認真解決人口城市化的問題。
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今日舉行第二場記者會,陳錫文就“城市化”等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作出如上表述。
有記者提及,目前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內需增長點所在,但是有人在擔心會不會出現“大躍進”式的城鎮化,也有人認為一些城市群是在“拉郎配”。陳錫文就此回應,“據我們了解,世界各國如果城市化進程中、現代化進程中社會比較平穩,那么這些國家和地區大多是把城鎮化的過程作為一個富裕農民的過程。而如果城鎮化過程變成了剝奪農民、損害農民利益的過程,這個成就就不能持久,社會也很難安定。”
陳錫文表示,城鎮化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幾乎是全體中國人的共識。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鎮化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從80年代初期城鎮人口不足2億人,到現在突破了7億人,這5億多人城鎮人口的增加對經濟發展帶來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陳錫文還指出,在中央提出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方針要求下,城市經濟的發展為農村的變化、為農業的發展、為農民的富裕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從以往城鎮化過程中,應該說既有經驗,也有教訓。”陳錫文就城鎮化問題作出回應,“所以現在城鎮化這個詞熱起來之后,相當一部分人產生某種擔憂也是可以理解的。”
陳錫文認為,城鎮化過程存在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第一,粗放。城市的規劃粗放、建設粗放、管理粗放,導致大量資源能源的損耗。“比比皆是的大家都可以看到,耕地占用過多、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等,這已經成了城市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也就是說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嚴峻挑戰。”陳錫文稱。
第二,人口城鎮化明顯滯后。現在城鎮常住人口雖然已經超過7.1億人,12年來增加了2億5千萬的城鎮常住人口。這2億5千萬新增城鎮人口絕大多數都沒有他所在城市的戶籍,其中最主要的是農民工占大多數。下一步城鎮化的發展必須認真解決人口城市化的問題。
第三,城市擴張非常快,現在接近有670個城市,還有將近2萬個城鎮,與改革開放之前相比增加的倍數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城市的布局,以及城市和城市之間,城市和城鎮之間,它們的體系和功能都不夠明確,因此造成了很多城市的功能不能互補,城市的面貌千城一面,這些情況都應該引起重視。
陳錫文強調,“失地之后的農民工,我們怎么樣保障他們失地之后生活水平反而能有所提高,長遠的生計有保障,這是城鎮化進程中必須認真考慮的。”
“有一個詞在中國被講得很多,叫土地財政,很多城鎮的發展對土地財政過于依賴,這就會帶來對失地農民合法權益的某種侵犯。”陳錫文指出,今后征地制度改革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