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將于本周召開會議。
然而,鑒于英鎊近一個月來首次嘗試回升至1.62美元上方,英國央行此次政策會議可能是英鎊投資者最不用擔心的事情。
英鎊會發現自己的走勢更多地由美國﹑歐元區,甚至瑞士方面的消息所驅動。
今年夏季大多數時間里,英鎊的表現都很不錯,其他地區的不確定性以及有關英國將擺脫二次衰退的預期令英鎊受惠。
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第三季度經濟意外強勁增長1.0%。毫無疑問,該數據提振了市場人氣,并一度促使投資者預計英國央行不會急于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
但此后,嚴峻的現實擺在了投資者的面前。
英國經濟數據的表現依舊喜憂參半。制造業活動仍在萎縮,此外,英國主要零售商之一John
Lewis最新公布的銷售數據顯示,消費者支出已連續四周維持疲軟態勢。
就業市場改善原本預示著英國將迎來一輪更加可持續的經濟復蘇,但現在這一希望也破滅了。
問題的關鍵在于,英國與仍處在困境中的歐元區息息相關。
歐元區近幾周公布的經濟數據越來越差,表明就連德國等實力最強的核心成員國也在受到債務危機的拖累。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預期被進一步下調,最新的制造業活動數據顯示,10月份歐元區制造業連續第15個月萎縮。
考慮到歐元區在為西班牙等高負債國家設置防火墻問題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而且希臘仍無法實現救助協議中所設定的目標,歐元區形勢很難得到改善。
英國央行因此陷入兩難境地:應該在周四會議上宣布再向市場投放500億英鎊的流動性以幫助經濟持續復蘇?還是應該看看歐元區情況到底會變得多糟,然后再做決定?
美國的事件也加大了英國央行的決策難度。
因此在目前階段,美元和歐元兌英鎊的走勢難以預測。就貨幣政策而言,無論英國央行作出何種決定,其影響可能都是微乎其微的。
瑞士央行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夏季該央行以英鎊計價的外匯儲備規模擴大了逾一倍。這進一步印證了英鎊當前的走勢更多地受到了外部因素的驅動,來自瑞士央行的買盤可能助長了英鎊在今夏的強勢。
英國央行本周作出的政策決定勢必會反映其對本國經濟復蘇的信心程度,盡管如此,無論它采取何種措施,抑或是按兵不動,可能都不會給英鎊本身帶來太大的影響。